目录
1、姆大陆史前文明的发现
2、姆大陆史前文明及相关证据
3、姆大陆史前文明的湮灭
4、亚特兰蒂斯文明
5、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毁灭
6、南极洲与史前文明
7、结语
1、姆大陆史前文明的发现
十九世纪末,英国军官詹姆斯·乔治瓦特(James Churchward)于驻防印度期间,在一个极特殊的机缘下,由一位印度教古寺院的住持手中得到一块Naacal碑文,这是一种极为艰涩难懂的文字。乔治瓦特费尽艰难,在一位印度高僧的指点下,经过700多个日日夜夜的共同努力,终于解读了一些古老粘土板的内容——上面记载了一个姆大陆古文明的兴衰史。
乔治瓦特寻访了印度各地寺院,又前往西藏、泰国、柬埔寨,以及太平洋群岛,探访有关姆大陆的遗迹和传说。根据冒险旅行中的调查所得,乔治瓦特确信太平洋沿岸确实有过姆大陆的存在。不仅复活节岛,太平洋沿岸许多国家和岛屿都流传着“失去母国”的故事。他也知道西班牙马德里博物馆珍藏的,由鲁·布朗琼翻译的《特洛亚诺古抄本》中也有关于姆大陆的记载。这些古抄本虽是用古代墨西哥的玛雅象形文字书写的,其原著却是和“神圣兄弟那卡尔”的粘土板一样,出于姆大陆的圣典《神圣灵感之书》。乔治瓦特花费半生心血搜集了大量资料证据,又经过细心的整理撰写,于1926年出版了《遗失的大陆》( The Lost Continent of Mu)一书,详细描绘了姆大陆以往的繁华兴盛及其毁灭经过。
2、姆大陆史前文明及相关证据
根据碑文上的记载,该古文明位于现今的太平洋海域上。这陆地占据了南太平洋的大半部:南起塔希提岛、北接夏威夷、东至复活节岛、西止马里亚纳群岛,东西长约7000公里,南北宽约5000公里,面积相当于南北美洲面积的总和。
人类在姆大陆上曾经出现过一个繁荣的文明,创造出高度的文学、艺术、工艺、制造等文化。当时居民拥有高度的建筑技术,能够建造大型建筑物、金字塔、石碑及城堡、道路等。据说姆大陆的首都和各都市中都铺有整齐的石板道路和运河,都城中的墙壁装饰着闪亮的金饰,所有人都过着奢华的生活。姆大陆居民也十分精于航海技术,航海足迹遍布各大洋,甚至发展出强大的殖民帝国,当时姆大陆被称为“世界文化的屋顶”。
有许多相关证据也表明了姆大陆文明的存在。
据报导,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有一个波纳佩岛,附近海底有一片沉没的古陆。潜水人员果然在附近海底发现了保存得相当完整的街道、石柱、石像和住宅。他们还从当地海底捞出了十分珍贵的黄金和珠宝饰物。
“姆大陆”沉没的地方,自古以来就经常发生神秘的失踪事件。船只和飞机一旦進入这里的水域时,就会出现罗盘失灵、无线电通讯故障或中断等现象。据说军用船只也照样在这里发生事故。前苏联先后就有13艘潜水艇在这里失踪,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具有先進设备的核动力潜艇。
3、姆大陆史前文明的湮灭
姆大陆文明虽然日趋繁荣,但潜在的危险却始终存在。泥板多记载,盛极一时的姆文明,在富庶的经济生活和日趋下品的娱乐文化带动下,人们道德日渐沦丧,每况愈下,贫富差距扩大,伦理观、教育文化与社会治安等问题丛生,甚至出现败坏的性生活,性交易与毒品滥用、贩卖……
灭顶之灾是突然降临的,不少史料馆将其说成是神的惩罚。据考察这场大灾变发生距今约一万两千年前左右。怵目惊心的惨剧首先来自于猛烈的火山爆发,引发了强烈的地震及狂暴的海啸,并不断引出新的火山爆裂。最后在火山熔浆狂喷及地动山摇的地震下,地面象海浪般的跳动、火柱浓烟遮盖了天空,大地上的一切如倒塌的积木般往下陷落,火山熔岩及扑天盖地的海啸穿过其上,就在一瞬间,姆大陆完全消失在太平洋下。
4、亚特兰蒂斯文明
根据专门收集古代玛雅传说的书《特洛亚诺古抄本》记载,“姆大陆”消失于一万两千年前,与亚特兰蒂斯大陆几乎同时沉没。
有关“亚特兰蒂斯”的传说,始于古希腊柏拉图的二本对话录《克里特雅斯》和《提迈尤斯》。在《提迈尤斯》,柏拉图有这样的话:在“海格力斯的砥柱海峡”对面,有一个很大的岛,从那里你们可以去其它的岛屿,那些岛屿的对面,就是海洋包围着的一整块陆地,这就是“亚特兰蒂斯”王国。当时亚特兰蒂斯正要与雅典展开一场大战,没想到亚特兰蒂斯却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灾,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没入海底,超高度文明的大国一夕间消失。
另一本对话录《克里特雅斯》(Critias)中的一节,记录着由柏拉图的表弟克里特雅斯所叙述的亚特兰蒂斯的故事。克里特雅斯是苏格拉底的门生,他曾在对话中三次强调亚特兰蒂斯的真实性。故事是来自克里特雅斯的曾祖父卓彼的口述,而卓彼则是从一位希腊诗人索伦(Solon,约西元前六三九─五五九年)那儿听到的。索伦是古希腊七圣人中最睿智的,他在一次游埃及时,从埃及老祭师处听到亚特兰蒂斯之说。对话录中的记载大致如下:在地中海西方遥远的大西洋上,有一个以惊异文明自夸的巨大大陆。大陆上出产无数的黄金与白银;所有宫殿都由黄金墙根及白银墙壁的围墙所围绕。宫内墙壁也镶满黄金,金碧辉煌。在那里,文明的发展程度令人难以想像。有设备完善的港埠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它的势力不只局限于欧洲,还远及非洲大陆……在一次大地震之后,使它沉落海底,它的文明亦随之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亚特兰蒂斯王国沉没的时间,根据柏拉图的说法推算,大约是一万一千一百五十年前。柏拉图曾多次说,亚特兰蒂斯王国的情况是历代口头流传下来的,绝非是他自己的虚构。据说柏拉图为此还亲自去埃及请教当时有声望的僧侣。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在谈到亚特兰蒂斯王国时也曾说过:“好就好在它是事实,这要比虚构的故事强得多。”
千百年来人们对此一直怀有极大的兴趣。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大西洋西部的百慕达海域,以及在巴哈马群岛、佛罗里达半岛等附近海底,都接连发现过轰动全世界的奇迹。七十年代初,一群科学研究人员来到了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附近。他们从八百米深的海底里取出了岩心,经过科学监定,这个地方在一万二千年前,确实是一片陆地。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导出来的结论,竟然同柏拉图的描述如此惊人的一致!这里是不是亚特兰蒂斯王国沉没的地方呢?一九七九年,美国和法国的一些科学家使用十分先進的仪器,在百慕达“魔鬼三角”海底发现了金字塔!塔底边长约三百米,高约二百米,塔尖离洋面仅一百米,比埃及的金字塔大得多。塔下部有两个巨大的洞穴,海水以惊人的速度从洞底流过。
5、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毁灭
亚特兰蒂斯的逝去也是由其道德败坏造成的。
柏拉图在谈到亚特兰蒂斯的毁灭时,有以下的描述:“海神传下来的法律使得亚特兰蒂斯人民世世代代安居乐业,海神的公正更获得天下人一致的景仰,这些法律是由早期那些国王刻在一根山铜柱上,山铜柱放在岛中心那座海神庙里。”
“可是亚特兰蒂斯的社会开始腐化了,民间竟崇拜起贪财爱富、好逸恶劳和穷奢极欲的各种伪神。”柏拉图写到:“到了圣洁的一念逐渐黯然失色,并且被凡俗魔障掩盖以致人欲横流的时候,那些担不起齐天鸿福的亚特兰蒂斯人,就干起不正当的事来,明眼人都看得出亚特兰蒂斯人日趋堕落,他们天生的美德逐渐丧失,不过那些盲目的俗人利欲薰心,不明是非还兴高采烈自以为得天独厚。”
目前世上有一位能追忆起自己前世在亚特兰蒂斯生活的人──英格丽特·本内特,她的记忆留存了亚特兰蒂斯时的一些生活事件和社会状况。这使我们能约略感受亚特兰蒂斯里的所谓的高度文明概况,也给我们提供了为什么亚特兰蒂斯会毁灭的线索。
根据本内特的回忆,亚特兰蒂斯人过分强调对于个体的尊重,对于一些野蛮与道德下滑的现象—包括一些许多严重破坏伦理的变异行为—没有给予制止和惩罚。此外,在整体道德下滑的情况下,也出现科学家为了名利,以改变宇宙基本元素来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等手段试图充当上帝。许多的智者都对这些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提出了警告,无奈多数人对于这样的预言听而不闻。
所以在本内特的回忆中,提到了亚特兰蒂斯的最后一日里,整个地壳的变动造成了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人们在呼喊声与尖叫声中被火焰吞噬被海水淹没,整个亚特兰蒂斯大陆在极短的时间里消失在海平面上。
6、南极洲与史前文明
爱因斯坦和不少科学家坚信,如今冰天雪地毫无生机的南极,在一万多年前可能曾经存在着史前文明。
科学家们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比宫发现一张空中鸟瞰古地图,上面美洲、非洲的变形轮廓线,同“阿波罗”飞船拍摄的照片完全重合。更令人惊讶的是,古地图上还绘出了南极洲冰层覆盖下的复杂地貌,同南极探险队用回声探测仪对南极冰下地形的探测图毫无二致。
另外有证据显示,有关南极洲最早的地图绘制成于6000年前,当时这块大陆犹未被冰雪覆盖。科学家们由此设想,在一万多年前,南极大陆处于温带,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那里的人们掌握着先進的航海技术和天文知识,穿梭于大洋大陆之间。他们把自己的文明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也成为彼此文化间交流和联系的桥梁。
7、结语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昔日的辉煌不在,而且渐渐的,开始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可是,类似的兴衰史,是否还会重演呢?
回顾这次人类的历史,从原始的工具,到石器;从青铜、铁器、到火药,经过了数千年的过程。而近几百年,自从工业革命之后,机械制造开始发达起来,尤其近几十年来,各行各业的技术不断推出,使人们陶醉;物质财富的发达,使人们开始飘飘然…..
其实,科技发展的本身无可非议,但当人类以此而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掠夺自然资源、并且置严重污染与生态破坏于不顾时,则为前途蒙上了阴影;类似的,人类生活富足的本身并没有什么,但当人与人之间为利尔虞我诈、为物质与私欲而忘记了道德与伦理时,这个社会就在一步步的走向毁灭。
记得有句话:上天有好生之德。可是当人的思想与行为已经堕落到不够人的标准时,对于这腐败变质、有违天理的事情,上天会怎样对待呢?
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但更可悲的是许多人没能从中接受教训……
从另一方面讲,天理也是公平的。不管是诺亚方舟的故事,还是其它民族世世流传的许多事情,心地善良者是有机会幸存下来的。
生命的方舟,或许并不远;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擦肩而过…..
参考资料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3/30/21021.ht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mes_Churchward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4/9/2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