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根据新华社报导:"国务院已决定拨出150亿美元国家外汇给中国工商银行进行改造。”所谓改造,就是抵消不良贷款和提高银行资本金,以便取得上市资格,再从上市集资中圈来新的资金来支撑银行。在这以前的2003年底,中国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各自接获政府注资225亿美元,清偿所有资产负债,并积极准备上市。
中国的的四大国有银行中,分工各有不同,工商银行分管国有企业的贷款,不良贷款最多,到2002年底的不良贷款余额近792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约四成五,一百元的贷款里就有近30元"不良”。既然中国银行与建设银行都需要225亿美元,因此可以肯定的说,这150亿美元只是第一笔。依照标准普尔金融服务评级董事曾怡景估计,中央政府除为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外,还会为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重整资本,至少额外注资1100亿美元;若以较保守的坏帐准备和银行资本率为估算标准,两行资本重整开支更可能高达1900亿美元。
该机构在2004年7月的估算,如果要对银行业纾困,将耗资约6500亿美元,约占中国GDP的4成。中国的外汇储备六千多亿美元,不算内债,外债也增长到两千多亿美元左右,政府哪里够钱来救银行?
中国媒体最近报导,根据工商银行内部人士透露,行里正在清查内部固定资产和非信贷风险资产的剥离工作,此次剥离的不良贷款余额近7000亿元人民币(845亿美元),将在两个月内完成。而2460亿元人民币(接近300亿美元)损失类贷款清查和交接则要在5月15日前完成并可能剥离。有报导说,"五一”长假期间,工商银行员工没有休息,革命加拼命,为迎接救命丹做准备。
所谓剥离,就是将不良资产以折扣价卖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由这些公司慢慢去讨还这些债务,有一部分可以讨回来,但是大部分恐怕讨不回来。有的转卖给外国投资银行。这些资产管理公司也是国有企业,所以内部一样黑幕重重,亏损破产一样都是国家承担。而事实证明这种剥离方式也救不了银行。
1998年国家曾经用发行30年长期国债的方式为四大国有银行补充了2700亿元资本金。设计方案时按照1997年底各行的风险资产规模,令其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法定标准。2002年11月以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打消了银行的1600亿美元不良资产。但是从前年底一而再的注资"改造”,证明再多的钱注入都无济于事,去掉旧的不良贷款,新的又来,那个黑洞是无底洞。
比工商银行先行一步的建设银行2003年底获注资以后,大唱改造高调。建行董事长张恩照于去年2月的2004年工作会议上声称,建行争取在3年之内成为盈利及效率均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内股份制银行,并在10年内成为中国银行业中能创造最高股东价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在亚洲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建行还委任中国国际金融(中金)出任上市财务顾问,中金主要由建行及美资的摩根士丹利合作成立,本来预计建行2005年在美国上市,集资60亿美元。但是就是有摩根士丹利参与,在美国还是不能上市,要转到监管较为宽松的伦敦,能否成事还不得而知。
但是今年3月,这位张恩照已经因为贪污被"双规”,由长期从事金融工作的朱镕基爱将郭树清出任董事长,据报导,建行又掀起新一轮的改革风暴。结果会是什么,不得而知。
建设银行如此,工商银行又会如何,没有人知道。中国金融业是最腐败的行业之一,除了不良贷款外,贪官们卷走银行资产潜逃也时有所闻,而且动辄数亿元。这些银行早已资不抵债,靠民众的存款维持运作,现在又动用国家的外汇储备维持,问题是国家能够填满这个无底洞吗?民众能够容忍长此下去吗?
注资工商银行的消息公布后,中国网民的反应非常强烈,有认为这是"精典的内外勾结,瓜分国有资产”,有说"已经发展到几乎没有技术含量的抢劫了”,还有的挖苦说:"工行的行长现在跑啦吧?”一旦民众失去对这些国有银行的信任,争相把钱提出来,不但是这些银行的末日,也是中共的末日。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林保华所做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