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飞船进入虫洞示意图。虫洞另一端是相邻宇宙中的星系。(NASA/Les Bossinas)
最近有科学家提出,我们所说的黑洞,或许不是什么神秘的天体,而仅仅是进入另外宇宙的通道──虫洞。
理论上,黑洞是一种质量极大的天体,核能耗尽后塌缩而形成。由于引力太大,即使以光速运动都无法摆脱,因此黑洞是不发光的,周围的物质一旦进入“黑洞事界”范围,就无可幸免的被吞噬,黑洞周围的物质就像掉进了漩涡一样,快速地被吸进了漩涡中心──黑洞。
因此,尽管黑洞是无法直接观测的,科学家们还是可以根据周围物质的涡旋运动方式,判断哪里可能存在黑洞。经过长期的研究,这样的“候选”黑洞已经不少。不过,由于黑洞至今还只是“传说”中的天体,对于黑洞究竟是怎么回事?并没有定论。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测,如果任何物质被压缩进足够小的空间,都会产生黑洞。由于这类黑洞质量可以很小,因此被称为微黑洞。
虫洞连接不同时空
在现代物理理论中,“虫洞”指的是连接不同时空的通道。如果把我们的宇宙想像成一张网,“虫洞”就是把这张网与另外一张网相连接的咽喉。另外一张网其实就是另外的宇宙,那边也有星系、恒星和行星等天体。
法国科学家达墨(Thibault Damour)和德国科学家所罗杜琴(Sergey Solodukhin)研究了“虫洞”可能具备的性质,结果发现如果“虫洞”存在,它们的表现形式与黑洞几乎一模一样。也就是说,虫洞周围的物质也会形成漩涡。这是因为虫洞的存在会改变周围时空的结构,这与黑洞是一样的。换句话讲,当我们发现宇宙中的类似漩涡结构时,或许那是个黑洞,但也许那就是个通往另外宇宙的“虫洞”。
与另外的宇宙沟通
一种区分黑洞和虫洞的方法是对霍金放射的观测。这里提到的霍金就是畅销书《时间简史》的作者,著名英国科学家霍金。根据他的理论,尽管进入黑洞意味着尸骨无存,但是还是会有放射线来自于黑洞。但在实际操作中,这样放射线太弱几乎不可能与其他来源的放射线区分开来。
还有一种辨别方法是:黑洞有事界(event horizon),而虫洞应当没有。
所谓事界,就是一旦越过便一去不复返的“生死界”,在物理上又称“无归点”。而进入虫洞的物质还应当可以出来,但是这个时间可以十分漫长,达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年。我们的宇宙耗尽它的一生,也不见得有机会看到进入虫洞的物质会返回来。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种方法,就是亲自驾驶飞船到“漩涡”中走一遭,而这绝对是赌命之旅。如果那真的是黑洞,可就糟糕了,超乎想像的引力将撕碎你的每一个原子。即使那真是个虫洞,漩涡内的力量同样将是致命的。
那么如果你幸运地进到了另外一个宇宙中呢?达墨表示,除非使用自身的动力,那么飞船将无法留在另外的宇宙中畅游。科学家推测,虫洞会将飞船重新吸入,并送回我们的宇宙。
但是即使这样,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一过程要耗时数十亿年。要想方便迅速的进出虫洞,必须有个条件,就是这个虫洞极其小。那样的话,进出微虫洞的时间可能只需要几秒钟。如果能构建这样的微虫洞,或许人类将能与另外的宇宙沟通。
解决物理难题
很多学者对黑洞其实是虫洞的说法有怀疑,关键问题之一在于虫洞是如何形成的。所罗杜琴推测,虫洞的形成过程和黑洞相似,都可以由恒星的塌缩来实现。一般认为,恒星的塌缩最终将产生黑洞。但是所罗杜琴表示,由于量子效应的阻止,塌缩可能不足以形成黑洞,而是虫洞。
科学家们正在期待的一项实验是,利用加速器制造微黑洞,这将是检测黑洞理论的重要手段。如果黑洞理论正确,人们将检测到霍金放射;否则,则证明所罗杜琴是对的:人们一直认为是黑洞的物体,实质上仅仅是虫洞。
如果黑洞们最终被证明是虫洞,这将给物理学带来很大的影响。其实关于黑洞一直是有争议的,量子力学研究发现黑洞中心的奇点具有量子不稳定性,因此黑洞难以稳定存在。另外,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天体物理学家钱普拉等认为,目前发现的黑洞是一些暗能量星,真正意义上的黑洞是不存在的。
而虫洞理论可以解释许多黑洞不能解释的问题,其中之一是黑洞吞噬物质后信息的去向。由于在虫洞世界里物质并非有去无回,也就不涉及信息丢失的问题。
人们一直强调黑洞其实不是个洞,而是一种天体;如今看来,黑洞也许真的是个洞,一个通向另外宇宙的隧道。
黑洞(中央球体)释放能量示意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