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象(原五一象 兑下坤上 临)清朝圣主
34
谶曰
阴阳和
化以正
坤顺而感
后见尧舜
颂曰
谁云女子尚刚强
坤德居然感四方
重见中天新气象
卜年一六寿而康
金圣叹:“此象乃明君得贤后之助,化行国内,重见升平,又一治也。卜年一六,或在位七十年。”
导读:
※ 辨析
※ 陈曦试解
※ 文征解卦
※ 史实精要——最后的巅峰
一、辨析
有人将【卜年一六】解为“皇太极在位十六年”,有误。皇太极在位18年(1626~1643年);还有人解为“改国号为清后,皇太极在位十六年”,亦误。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此后他执政8年。
有人将图中二人解为皇太极和孝庄,不妥。从位置看,图中二人也不是夫妻。古代位置尊卑极其严格,以左为尊──展现在图画上,尊者位于图的左方。男左女右也是这样来的,现在中国的结婚照也沿用这个习俗,与西方习惯正相反。
二、陈曦试解
1. 解颂、谶
由于本象在“金批本”中很靠后,迷惑了世人,基本都以为本象还未发生。但个别人解出图中辅君的女人为“孝庄文太后”,男人为“皇太极”。本象破解的关键在“颂”的最后,所以倒着破解。
【卜年一六寿而康】:康熙在位61年。
康熙是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故曰“寿而康”,“康”一语双关,又指康熙;“卜”:卜算,算卦;“一六”:如解为16年或7年,与“寿而康”矛盾,解释为61年,方为合理。
倒读破解在《推背图》里常见。如第24象的“山厓海边”,是喻当世的地名“厓山”;第33象的“稚子半可哀”,是为“半稚子可哀”。
【重见中天新气象】
康熙大帝文治武功,疆域约1300万平方公里,从战火凋零中重新恢复了盛世,经济、文化、国力都达到了世界之首,呈现如日中天、焕然一新的气象。
【坤顺而感 后见尧舜】
坤,女性;顺:理顺,顺合,同时隐喻“顺治”帝;在女性(孝庄太后)的坤德感化天下之后,出现了尧舜般的君主。
【阴阳和,化以正】、【谁云女子尚刚强】
指孝庄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阴柔化解了危机,皇室归正。
【坤顺而感】、【坤德居然感四方】
坤,八卦中指“地”,喻女性。自唐至今,如此坤德感动当世,并为后世敬仰的皇(太)后,唯有“孝庄”一人。
2. 解图
中国古代,皆以左为尊展现于人,与西方相反。
图中国君为康熙,女性为其祖母孝庄文太后,故孝庄居左示尊。康熙8岁丧父,10岁丧母,由孝庄抚养。孝庄是康熙初期帝业的支柱。
古代男人都留须,故须眉者,不表示年龄,而是统一指代成年男人。所以,图并不表示男人的年龄要大于左边的女性。
三、文征解卦
卦为“临”,下为兑,指泽;上为坤,指地,喻女性。
卦象为“池泽之水灌溉地面万物,相辅相成,生生不息”,与“坤顺而感”相应。本卦运势:“循序渐进,诸事亨通,不宜急进”,正与康熙登基后逐渐主政、渐次平定天下,渐次将中国带入盛世相合。
四、史实精要——“最后的巅峰”
1. 孝庄文太后——辅助三代君王,铺就康熙盛世
孝庄文太后(1613~1687),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小名大玉儿,十三岁嫁给皇太极。
“孝庄文皇后”谋略过人,曾乔装少妇劝降洪承畴之事。皇太极病逝后,长子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位,终以多尔衮立孝庄之子6岁的福临(顺治)为帝化解了危机。孝庄为保住顺治的皇位,按满族“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毅然下嫁给多尔衮。“太后下嫁”见于野史而未见于正史,实为不容于汉族风俗。从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以及孝庄未能与皇太极合葬,而是葬于东陵“风水墙”外,即可见一斑。
顺治24岁死于天花,孝庄扶植8岁的玄烨(康熙)登基。康熙14岁亲政后,孝庄全力支持康熙铲除鳌拜。三藩叛乱时,孝庄激励康熙平乱,并拨出宫中金帛犒劳将士。
孝庄提倡节约,多次把宫中节省下来的财物赈济灾民,节俭的家风影响到康熙、雍正两朝。
孝庄的功绩是历代任何一位皇后都无法比拟的。她劳其一生,辅佐了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位君主,几次在危难之时挽救了大清。就她为保全社稷而沿袭了满族旧俗,也无过可言。孝庄75岁辞世时,国家已经摆平了三藩、台湾和沙俄,盛世在望了。
2.圣祖康熙——千古一帝
清圣祖康熙(1654~1722),1661年登基,在位61年。他是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把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带入了天朝盛世。他一生功业主要有:
(1)削平三藩,巩固统一。
康熙12年(1673年),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这三位明朝降将反清,一度打下了长江以南。康熙帝在孝庄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奋战8年,平定了叛乱。
(2)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台湾在1624年(明朝天启四年)被荷兰占领。1661年(顺治18年)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康熙多次招抚台湾,郑氏后人坚持分裂,提出“如琉球,朝鲜例”,欲将台湾变成属中华的属国。康熙1683年8月攻克台湾,开府设县,平抚官民。
(3)击退沙俄,划定疆土。
1685~1686年雅克萨之战,康熙收复了黑龙江流域,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了额尔左纳河,格尔比齐河,外兴安岭以南的土地完全归于清朝。包括乌里江以东,库页岛以南的广大地区。
(4)亲征朔漠,招抚蒙古。
蒙古当时分为三部分:内蒙(漠南蒙古),准噶尔蒙古(漠西蒙古),外蒙(漠北蒙古)。准噶尔的噶尔丹进犯中原,康熙亲征,灭噶尔丹。同时招抚外蒙,将整个蒙古并入华夏,解决了两千年来的历史难题。
(5)平定准噶尔对西藏的侵略。
(6)重农治河,兴修水利。
康熙六次下江南巡察黄河和水利,修黄河、淮河、永定河。兴农治水,成就前无古人。
(7)兴文重教,编篡典籍。
亲自主持编篡了《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清文鉴》、《康熙全览图》、《古今图书集成》等60多种,约2万卷。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精神财富。
(8)兴修园林,融合民族文化。
承德避暑山庄等园林浓缩了蒙古、西藏等民族宫殿庙宇,作为与其他民族交流、颁政的所在,具有深远的意义。
(9)仁爱体恤民情、严惩腐败高官。
(10)勤慎朝政,吸纳西学。
康熙大帝使中华帝国最后一次站上了世界的巅峰,步入康乾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