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象(原三七象 震下巽上 益)民国立、清朝亡、袁登基
谶曰
汉水茫茫
不统继统
南北不分
和衷与共
颂曰
水清终有竭
倒戈逢八月
海内竟无王
半凶还半吉
金圣叹:“此象虽有元首出现,而一时未易平治,亦一乱也。”
导读
※ 众解精华
※ 陈曦试解图
※ 文征解卦
※ 史实精要:清水竭,元首出
一、众解精华
1. 解谶
【汉水茫茫 不统继统】:指武昌起义,在南京建立了民国政权。
“汉水”指武昌。
“不统继统”:不讲帝王血统的元首,继承了中华大统。
【南北不分 和衷与共】:中国不再分南民国政府、北清政府,统一了,全国都拥护共和。
2. 解颂
【水清终有竭】:清朝终有灭亡时。
与第33象预言清朝立国的“黄河水清”相呼应。
【倒戈逢八月】:“八月”。1911年的武昌起义阴历是八月二十日。
“倒戈”:反戈一击。武昌的清朝新军各标营都发展了革命党人,他们率领清军起义,是为“倒戈”。
武昌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清朝迅速灭亡。
【海内竟无王】
两层含义:一,民国为“议会制共和”,中国不再是王室天下(与君主制共和有别)。二,没有统一的王帅,终致袁世凯称帝、军阀割据。
【半凶还半吉】
本句字谜和意义融为一体。意指民国建立后,半凶半吉。吉的是:推翻满清帝制,共和深入人心。凶的是:袁世凯称帝,然后又有战乱了。同时,又是字谜,隐“袁”字,指大总统袁世凯,与图中元(袁)首相应。袁上半部为吉,下半部形似“凶”。这种象形字谜,在《推背图》第17象就用过——“完全女”指寇准的“寇”。
二、陈曦试解图
金圣叹点出图中“元首”,现在都清楚是用元袁谐音,喻指袁世凯。 但图中的“鬼”却没有一致的解答。
图中的水,显然是指清廷,与颂中【水清终有竭】呼应。
笔者以为图中的“鬼”,是指西方列强。鬼,鬼子,日本鬼子、俄国鬼子、英国鬼子、美国鬼子、德国鬼子之类的民间称谓。鬼半身浮于水上,一面喻指列强凌驾在清廷(清水)之上,一面喻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图中:水落,元首被鬼托出。喻指清朝亡,袁世凯成为元首,得到了列强的支持。
三、文征解卦
“益”,下为震,代表雷;上为巽,代表风。
卦象:“强风配快雷,声威增长之象,有损上益下之意”。正合本象的兴共和、废君主、建民主。
四、史实精要:清水竭,元首出
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继任临时大总统。民国之初实力很弱,孙中山与当时军事实力最强的袁世凯斡旋,使得同年2月12日,袁劝逼清帝退位。次日孙中山辞职,3月把袁世凯推上总统宝座,实现共和,袁在北京组建政府。
袁世凯上台得到了列强的支持,是以承认列强的已得利益换来的。1915年日本想用二十一条作为支持袁世凯称帝的条件,实际在袁世凯的软拖硬抗下,这21条落实在《中日新约》上只签定了其中的12条——其中的11条也加进了限制条件,甚至是“留待日后磋商”。袁说:“满洲外的要求,我尽量全数驳回。满洲内的要求,多少答应几点,而这几点纵答应了,我有办法要他等于不答应。不但如此,我还要杀他个回马枪!”
这个回马枪:使日本人按条约可以在东北买地,却买不到地,因为袁世凯密令卖地于洋人者杀无赦;使日本人在东北只能生活在附属地,跨出一步就有生命危险——将遭到袁世凯授意的暗杀;使日本人能按约当中国机关的顾问,但是没人理他们……日本很快开始反袁。
袁世凯青年时就在朝鲜抗过日。朝鲜那时还是中国属国,承华夏礼仪,自认为炎黄子孙。1882年朝鲜兵变,清廷派军前往。23岁的袁世凯率一营官兵为先锋,未等大军登陆便击溃了叛军,平定了汉城。1884年清军大部被调回(因中法战争),仅剩3个营的兵力驻守朝鲜。不久,朝鲜亲日派大臣在日本挑动下政变,占领王宫,并包围清军。清朝的两位官高主将惧战,袁世凯当机立断,率一营(约500人)将士,在“铲除国贼,杀尽倭寇”的誓师声中,奇迹般地攻克皇宫,平定了轻敌的上万叛军,把日军赶出了朝鲜。1885年袁世凯回国,朝鲜又发生动乱。袁世凯带少数亲兵卫队前往,不出一月就摆平了局面。
孙中山等初建的中华民国,是美式的总统制,44天后准备移交给袁世凯就变成了制约总统的法式内阁制。两年后袁改回总统制,又过了不到两年,在君主立宪制的忽悠声中复辟帝制。在全国的反对声中,坐了83天皇帝的老袁1916年3月22日自觉取消帝制,依旧当大总统。77天后病逝。
武昌起义后,在孙中山的斡旋下,袁世凯用他的实力和权谋结束了满清在中华268年的统治,协助开启了民国的共和时代。翻回来看看这一象的图谶,预意信然。
至此,读者会有异议:“为什么本像主角是袁世凯?孙中山才是民国之父”——别急,《推背图》后面确实有“国父孙中山”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