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褐云的分布西起印度,东至中国,在一九九九年的印度洋实验中,首次被观察到。科学家认为,褐云由悬浮于空气的颗粒和污染物形成,又因湿度适当而转变为薄雾或阴霾。
空污祸首是中国、印度
英国泰晤士报报导, 美国加州史贵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印度洋上以定高分层的方式,分别在海拔五百、一千五百及三千公尺的高空,对褐云云层进行侦测,结果发现,组成褐云的悬浮微粒含有煤灰成分,进而增加吸热作用,致使该区上空云层周围空气的日光效应加剧五成。
研究人员指出,部分悬浮微粒反射阳光,从而产生气候变化专家所担心的“全球暗化”现象;另外,其他悬浮微粒因颜色较暗,会吸收太阳辐射及热能。
研究人员透过数据资料估算,喜马拉雅山的气温自一九五○年起,每十年上升摄氏○.二五度,这是全球暖化平均速度的两倍。科学家发现,喜马拉雅山的四万六千条冰川之中,有三分之二已开始收缩,近来快速融冰,造成下游泛滥,未来也有发生大旱灾的隐忧。
他们指出,祸首是中国、印度等亚洲开发中国家居民经常燃烧煤炭、木材等生物燃料所致;但印度科学家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项说法夸大不实,且充斥着西方国家的政治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