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记者海涛香港报导)中国宣布抓到了残杀四名同学而潜逃的全国通辑犯、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但是,评论人士指出,"限期破案”是违背正常法律程序的。
*马加爵杀人案*
中新社报导,马加爵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人,23岁,云南大学生物系2000级学生。公安当局指控马在2月中旬杀害四名生物系同学后畏罪潜逃,而在2月17号发出了全国通辑令。报导说,马加爵逃到了海南省三亚市,装成乞丐,在3月15号被出租摩托车司机认出,报告了公安机关,公安人员于是一举将马抓获。
中新社15、16号两天,为马加爵一案,发了近20条消息。香港大公报星期三头版整版全是有关马加爵一案的相关报导。报导说:马杀人潜逃后,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报导援引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说:"要充实力量,抓紧破案。”
*悬赏25万 出警170万*
报导说,云南大学命案引起了"大众广泛关注”,有关方面决定悬赏25万元辑拿马加爵。报导说,3月15号是公安部限期抓捕马加爵的"最后期限’,为了抓捕马加爵,全国动用了170万警力,云南还发出了100万份通辑令。
3月15号,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何西菜市场被抓获,公安部和三亚市已经奖赏提供线索的三亚市民陈贤壮二十五万元。
*丁学良:限期破案有弊端*
香港城市大学社会科学教授丁学良说,中国司法当局处理案件,特别是对大案的处理,如果要"限期破案”,就很有问题。他说:"我主要讲的是,中国这些可怕的大案,一旦上面限定一个时间要破案后,他破的那么迅速,这就容易让人心里很嘀咕。”
丁学良说,法律案子,就必须严格按法律程序去办,任何国家在走向法治的时候,严重的案子,当然要先办,但是,"限期”处理法律案子,就有问题了。他说:"对国家整体利益非常严重的大案子,当然司法部门应该以全部资源和力量来办,这在大部份国家都是这样的,但是,要限期这一点,从法治角度来看,从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是很成问题的”。
*限期可能导致做假*
丁学良说,上面一旦"限期’,下面就有压力,一旦破不了怎么办?得赶快想办法,这时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以坏充好,还有就是伪造数字。
北京政治学者陈小雅认为,媒体报导总书记的批示,有些不妥。她说:"那如果没有破案,是否这个指示就不发呢?并不是(总书记)每个工作的指示,都报出来啊”。
*陈小雅:灾难变成宣传表扬之机*
陈小雅认为,这个杀人案完全是个灾难,是个问题,而某些人又把灾难当成了表扬自己的机会。她说:"这个大学生,他肯定有,或者有心理问题,或者有生理问题。这实际上是学校治理的弊病,是问题。而这些人把灾难,隐藏的灾难,变成了表扬自己的机会。每一次灾难的结局,都是皆大欢喜,有人得奖,有人受表彰,然后领导同志们又关心他们的政绩的一部份。但是,这个杀人案首先就是一个问题存在,没有人去追究这个问题,反而是皆大欢喜。灾难,不管是水灾还是地震,还是SARS,还是禽流感,都是以自我表扬告终。”
*先审判后定罪*
陈小雅说,媒体应该起到监督作用,而不应该配合上面搞皆大欢喜的宣传。陈小雅说,按照无罪推定的法理原则,给马加爵定罪和奖励举报有功人员,应该在法庭审判之后,而不是在此之前。(
傅国涌:马加爵敲响的警钟
举世关注的云南大学四年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以嫌疑犯被捕告一段落,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媒体无不欢欣鼓舞,当善良的人们赞美威武勇猛、破案神速的公安时,当人们把目光投射到举报者得到的25万元赏金时,可能根本不会对马加爵案作更深一层的探究,不会在意这样的恶性案件到底是怎样发生的。马加爵疯狂地残杀自己的四名同学,在极为理智的情况下,作案手段冷静、一点也不紧张,事后也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感到痛心疾首。马加爵杀人案固然是个刑事案件,在表面上看起码是这样,但它所暴露出的隐含在大学教育中的深层次问题,无可争议地证明我们现行的大学教育制度,乃至整个教育制度都失败了,而且在可以预见的短期内看不到可扭转的趋势。
马加爵杀人案暴露出我们的大学教育在重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考试成绩的同时,往往只重视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学生的政治思想动向,有没有偏离"四项基本原则”、"三个代表”的航道,在此之外,学生的心理压力、生活状态、平时的举止等都不会引起什么重视,更不会得到关心。据说有些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之类的机构,隶属于学生会、团委下面,但那只是个别学生感到自己的心理有了问题,事后去咨询的地方,是一种补救,而不是预防机制,何况有些人根本就不会去。尽管假如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假如平时学校、老师能给马加爵这样的学生多一点关心、爱护。报道说他上大学后只回家过过一个春节,大二起就不要家里的钱,假期都留下来打工,记者采访他父亲时得知,马加爵给父母最后一个电话是在春节过后,他骗父母说班主任对他很好,请他到家里一起吃团圆饭。从这个善意的谎言中,我们不难看出杀人不眨眼的马加爵也是渴望关爱、渴望温暖的,实际上却没有得到。面对马加爵和被他杀害的四个青年学生,学校、师长都无法推卸自己应负的一份责任,当然首先要反省的还是偏离了人性轨道的大学教育制度。
如果说只重视书本学习和政治思想工作忽略公民教育、人的教育是工具主义泛滥的因,那么类似马加爵杀人这样的恶性案件的发生则是果,浙江大学也曾发生过一个大学生杀害同学的案件,马加爵并不是完全的特例。老实说,大学不是什么职业训练所,首先是教人做人的,不是叫人做工具的。人性的、人文的因子如何能在每一个学子心中发芽、成长、扎根,取决于教育的导向,大学校园的精神氛围,包括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关怀,而不是停留在冷冰冰的金钱以及学历、学位关系上。正如有媒体说到的,马加爵杀人是兽性战胜了人性。如何才能以人性克制兽性,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大学教育的工具主义倾向进行调整,否则还会有渐在的李加爵、张加爵。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到教育问题时,一再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有用的机器或工具,多次指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大学或许教给了马加爵就业的技能、某些专业的知识,但在工具主义之下的专业教育中,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的"失足”为大学教育的工具主义敲响了警钟。 (大纪元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