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已达破产标准 中国政府实施金元帝国圈钱梦
中国政府用尽各种外交手腕、在国内出动全部宣传机器,竭尽全力争取了一个多月的"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以欧盟委员会在6月28日发表声明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而暂告落幕。但可以肯定,一有机会,中国还会伺机再次提出这一问题,目前中国当局的策略是:先扫清周边,争取一些小国家率先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接著争取欧盟,待时机成熟,只剩下一个"孤立”的美国就好办了。而事实上,中国政府力争"市场经济地位”的最终目标是要进军美国的资本市场,大规模圈钱。
中国争"市场经济地位”的表面原因
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盟,围绕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之争的公开谈论,其实都是皮相之谈。
中国政府仿佛满腹委屈,其申诉的理由听起来颇象那麽回事,如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经25年,加入世贸组织已有3年,中国个体经济、集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占有相当比例,90%以上産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来确定。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尽了很大努力履行世贸组织成员义务,修改、更新的近3,000件法律、法规和有关经贸政策完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随著政府职能的改变和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越来越多地成爲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等等。中国官方学者更是论证说:中国目前的市场化指数预计在70-80%,而且"市场经济”也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世界并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市场化指数上达到100%。
而中国政府认爲中国受到的主要伤害是:由于其他多数世贸成员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使得中国企业在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时处境极爲不利,不但败诉率高,而且被裁定的倾销税率也让很多企业难以承受。截至2004年2月,中国遭受的外国反倾销已经超过600起,爲全球之最。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造成极爲严重的困扰和伤害。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敌意上升,如印度对中国一直在开展反倾销调查。
中国曾寄予厚望的欧盟则宣称,"在经过详细深入的调查后,发现中国在影响反倾销调查的4大领域中仍然存在缺陷,意味著不可能在现有阶段给予市场经济地位”。
不过,欧盟与中国双方的解释都属于皮相之谈,因爲市场经济国家之间的倾销与反倾销也一直非常激烈,如果中国被认定是"市场经济国家”,各国之间的倾销、反倾销也不会从此消失。中国要求"市场经济地位”,尤其是要求美国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其实另有原因。
中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吗? 这里暂且先不分析中国在美国要求市场经济地位的真实原因,只分析中国是否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政府开列的上述清单确实是中国这26年改革中最重要的业绩,整个世界不仅认识到这些业绩,而且是成倍、成十倍夸大地认识。中国当局避而不谈的只有两条,其一是市场经济特征最本质的特征是由市场配置资源,而不是由政府配置资源。其二是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只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游戏的裁判者,但绝对不能下场参加游戏。而中国政府这两条绝对不合格,首先是它至今仍然在资源配置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关键位置,任何资源包括土地在内,只要政府愿意,不管由谁拥有,政府一个文件下来,就可以对资源重新配置,哪怕将资源原来的拥有者弄得家破人亡亦在所不惜。其次是中国政府一身而三任的角色。在经济活动中,中国政府不仅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游戏的裁判者,同时还是主要的参赛者。而且只要有政治利益集团参赛,游戏规则随时会发生政策偏倚。且不谈那些三言两语讲不清黑幕的産业政策,只谈近几年城市拆迁过程中政府作爲规则制定者与裁判者肆意修改规则的劣行:由于拆迁大量侵夺被拆迁户的利益,大量被拆迁户上诉无门,被迫到中央政府所在地的北京用自焚、自杀等方式抗议,而号称首善之地的北京市政府居然在2004年4月颁布法律,规定"对采取自杀、自焚、自残等方式抗议而未曾死亡者,要依法追究责任”(亦即逮捕判刑)。也就是说,政府只保护掠夺者的利益,连被掠夺者申诉抗议的权利都褫夺得乾乾净净。有这样的无赖政府,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利益不受保护,实在不是意外之事。
这些问题,欧盟也不是毫无所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欧盟消息来源报道说,"中国的经济仍然存在著过多的政府干预,法治薄弱,公司治理水平差等问题”。不过,在中国由经济引起的种种问题,最后因政府爲虎作伥或者行政不作爲,又可能演化成爲"人权”问题,而一直想"联中制美”的欧盟可能不太愿意得罪中国政府,在正式文件里就不戳中国当局的要穴了。
中国政府爲什麽要争"市场经济地位”?
当初美中两国在签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协定时,条款载得明明白白:美国在15年内仍可以非市场经济国家看待中国。那麽爲什麽才过去三年多,在中国政府眼中,"非市场经济地位”已成爲一些国家打压中国出口的最有效工具呢?而且,世界上那麽多国家,爲什麽中国对美国是否承认那麽在意?新西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已经相继承认中国爲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总理温家宝上个月到欧洲访问,游说欧盟承认中国爲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其实还是玩"联欧制美”那一套,迫使美国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因爲这对中国而言,实在是意义重大,关系到中国政府与企业圈钱梦是否能够实现。
中国看重这场争论,还可以从其争论规格中可见一斑。在这场争论中,美中双方出动的人马与力量实在太不对称,美国方面主要是美国商务部,以及部分商界人士,主要场所是商务部听证会议,新闻界只是例行报道而已,主要媒体并未花精力多讨论这一问题。而中国方面却几乎倾巢而出:多个政府部门,包括国务院下属各机构、外交部、还有所有的中国媒体与政府智囊,以及各类学者,对于美国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恨声不已。用中共"文革”时期习惯用语来形容,真是"全国共诛之,全国共讨之”,骂声不绝。
真正的奥秘在于中国政府一直想将中国企业与银行送至美国的华尔街上市,在金元帝国实现圈钱美梦。就在中美两国之间紧锣密鼓讨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同时,中国商界企业界大腕于6月中旬云集美国纽约,如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中国对总裁的时髦称呼)的张瑞敏,TCL集团总裁李东升等人均联袂赴美,在纽约举行各种活动,意在树立企业形象,争取美国基金会的青睐,以便他们的企业早日在美国上市。不过,让这些企业在华尔街上市圈钱,还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目的。就在欧盟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之后三天,即7月1日,中国银行系统的监管部门表示,将选择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四大国有银行做爲改革试点,其中主要改革措施之一就是"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并在海外上市,吸引来自海外的监督管理和资本”。但《金融时报》指出,中国银行的战略投资者能取得的股份价格和规模目前还不清楚,不过中国当局宣布的五到六个战略伙伴这个数目已经相当多,意味每一家投资者可能只会得到少量股份,在银行运营过程中不会取得举足轻重的权力。由此可见,中国政府利用海外上市"引进监督管理”是假,将中国银行系统钜额的坏债(超过6万亿人民币)转嫁到国际社会,分散风险,从而维持中共政府的统治稳定,才是中国政府未来重要的经济战略。
中国这些年靠什麽发展?除了对内发展私营经济之外,对外开放更是其经济起飞的重要一翼。通过对外开放,中国与世界各国形成了多层次的经济交往。八十年代靠的的香港、台湾这两只下金蛋的母鸡,在中国国有企业因其産品老旧,市场适销不对路而纷纷垮掉之时,是港台资本成爲"中国制造”的主力军,爲中国的外贸创造了辉煌。九十年代中后期,大量外资涌入中国,截至到2003年12月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5,277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041.71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在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80个,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多家去中国投资。目前,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仅次于美国,居发展中国家之首。
这麽多的金钱浇灌,却未使中国走上健康发展之途,只使中国的官僚集团成爲巨富。中国这些年来,一直在玩各种圈钱的把戏,中国的股市早就被中国政府、企业、证券业弄成了一个黑幕重重、由政府"坐庄”的大赌场,成了再也"牛”不起来长期熊市。前几年中国政府又在自己治下的香港玩了一轮"中国概念股”游戏,将香港股市拖入了疲软状态。而越玩越胆大的中国政府与企业,早就想进军华尔街,一大批从美国回去尤其是有过一段在华尔街从业经验的"海归”(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之简称)们成了他们玩这场空手套白狼把戏的设计者与高参,这次中国大亨来美国做圈钱前亮相时,这些高参都随行在侧。可以说,美梦的计划书早已经完善,只是如何实现而已。前两年美国一些基金会已经开始投资中国概念股,只是波动太大,稳定性不够,始终未能大量进场,这就让中国那只圈钱的口袋虽然张得大大的,但金钱却还只是如同涓涓细水,没有形成中国政府与企业期望的"金钱流”。
要想在华尔街大量"圈钱”,就得要有美国对其"圈钱资格”的认证,于是,中国就必须要成爲"市场经济国家”。因爲中国企业不同于美国企业,美国企业的实力本身就能够爲自己的资格作背书,中国企业则因其不透明的财务状态,不尽不实的经营范围,还有并不良好的信誉纪录,使得美国方面疑虑重重。所以中国企业要在美国上市,必须要有中国政府爲其实力作背书,用国家信誉代替企业信誉。而中国政府要想爲本国企业在华尔街上市"背书”,必须先成爲"市场经济国家”,贴上"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标签。所以目前美中两国之间这种争论,完全不同于当年中国与苏联之间"谁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那种"老大哥”地位之争,而是直接与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有关。
美国爲什麽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是个威权国家,且控制媒体、大学与研究所,容易开展社会动员,所以可以"万众一腔”声讨美国的不公平。而美国却不容易就此形成共识,所以往往得等到问题变得严重时,才能够达成共识。美国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主要是因爲近年来中国的种种活动引起美国的严重不安。这种不安至少来自几方面,一是中国的武器交易相当活跃,据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和安全评议委员会”发布的年度报告称,"中国仍在向那些令人关注的国家援助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不同,中国已经从出售完整的导弹系统改变爲出口大量两用核技术、化学物品、导弹零部件;二是中国的亚洲政策,比如北韩问题,比如对台湾与香港的行动,还有在中东地区的种种活动,都令美国感到不安;第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主要是国有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市,包括美国。这些中国公司的财务和操作情况很少向外公布,处于不透明状态,却从美国投资者手中吸走了数十亿美元。这给美国的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
鉴于美国的华尔街是牵动全世界金融业证券业的神经中枢,美国防止中国这个"骗子共和国”(《远东经济评论》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对中国的称呼)以国家名义行骗是绝对必要的,因爲这不仅关系到美国的经济安全,还关系到世界的经济安全。只是这种防御能否有效,还要看美国的"红队”(亲中势力)与"蓝队”势力的消长,而蓝红两队势力的消长又取决于国际舞台的风云变幻。而欧洲主要国家爲了一些微利,曾拿台湾利益做讨好中国的献祭。但愿这次欧盟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这点清醒还能保持一阵。(大纪元)
《开放》:何清涟 :中国银行已达破产标准
在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前景的诸种因素中,国内外一致不看好的当属金融业,而中国政府也一直在想方设法想摆脱缠绕金融业的危机因素。就在前不久,中国银行表示将在今年十月前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寻求多达六个「战略投资者」。中国政府还表示,将再次动用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这两家国有银行分别注人二百五十亿美元的资金,减少坏帐比率,让这两家银行在海外上市时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不良资产率到底有多高?
中国金融系统经营状况不善的主要标志有两条,一是坏帐比率,二是自有资本充足率。从前年开始,中国银行业一直向外发布各种利好消息,宣布通过银行上市、政府注资、坏账剥离等手段,银行业改革即将大功告成的消息。按照官方的说法,中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率一直在下降,二OO二年第一季度,戴相龙多次指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为百分之二十五点三。今年上八月底,中国银监会公布,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和十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低於百分之二十。但这一说法甚至没有得到本国研究者的认同,不少研究者指出,百分之二十二点九这个资料具有不可比性。一是中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没有包括已经转移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万五千上八百八十八亿不良资产,如果加上这一块,估计不良贷款率就需修正为百分之三十五;二是中国国有银行对贷款仍沿用「一逾(逾期贷款)二呆(呆账)」的办法,而非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办法,这也使得名义上的不良资产比率较低。
至於国际金融界关于中国银行的坏帐比率更是众说纷纭,比中国政府公布的数位要高许多。国际债信权威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於二OO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发表了让中国政府大为不快的评级报告,该报告全名为「中国金融服务业展望二OO四」报告。这个报告对中国政府颁布的利好消息给予了致命打击,第一,中国主要银行,包括被中国政府视为王牌的四大国有银行在内的十二家商业银行的信用状况全为投机级,即BBB-以下;第二,标准普而估计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比例大概在百分之四十四到四十五。这与目前国内官方当时发布的百分之二十二点九相去甚远。
标准普尔维持四大国有银行低评级的主要依据是中国银行业的贷款不良率高、拨备不足;盈利能力弱;资本金不足这三条。对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标普的估计则与中国官方差别甚大。标普估计,二OO二年底中国金融体系不良资产可能几乎占据贷款总额的一半。在说明中国不良资产比率估计为百分之四十四至四十五时,标普强调:一,所采用的指标为不良资产率而非不良贷款率;二,百分之四十五的不良资产率是当前数位,并不包括一九九八年早已剥离的一万四千亿不良贷款。这一比率虽然较之标普以前百分之五十的估计有所下降,但是依然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不仅与二OOO年世界前二十家大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和未提供资料的银行)百分之三点二七的平均不良贷款率相去甚远,而且也远远高於亚洲危机前东南亚各银行的水平(东南亚各国银行在金融危机前不超过百分之六)。
标准普尔还作出另一项预估:登出中国银行体系的呆账以及银行再资木化的费用约六千五百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之四十。
四大银行坏帐每年增加六千亿
中国金融状况一直不被看好的另一个原困是银行自有资产占总资产比率远远低於国际标准。用以规范国际金融业的《巴塞尔协定》规定:各国银行自有资产的比率不得低於银行总资产的百分之八,如低於此数,则应该视为银行破产。而中国银行的自有资本率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於下降状态,至一九九五年,中国各大银行自有资产已经下降至总资产比率的百分之三。此后中国政府虽然努力用国家注资的方式帮助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改善资本充足率,但由於积弊甚深,新的不良贷款还在不断增加,这一努力未见成效。据此,国际金融业的一些专家早在若干年前就指出:如果撇开中国银行业是国有银行这一点,仅从技术上来看,中国的银行业已经破产。
近几年,中国政府一直想赶在「入世」以前整顿金融,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充足自有资本率。从一九九八年以来,中国政府曾三次由中国政府向中国、工商、建设、农业四大国有银行大规模注资。第一次是一九九八年向这四大国有银行注入了三百三十亿美元,以改善银行资本充足率;第二次是一九九九年又从四大银行的账目上剥离了一千上八百九十亿美元的不良贷款,转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次则是二OO三年继续向四大国有银行注入资本,规模据称达四百亿美元左右。
但是中国的银行由於内部腐败、监管不力以及浪费等体制性弊端积重难返,上述改革并未带来大的转机,不良资产继续增加。一位金融界人士分析,成立时间不太久的银监会在监管方面虽然以降低「两大不良」为目标----所谓「两大不良」一是近三万亿元的银行不良资产,二是每年要处置近五千亿到六千亿元的不良贷款日日但以实际情况看,成效甚微。旧债刚去,新债又生,一九九九年的银行不良资产为二万多亿,这年由政府注资「剥离」掉一点四万亿不良资产,但至二OO二年,四大国有银行体系内又新增一点七万亿不良资产,意味著每年新尝不良贷款为五千到六千亿。政府注入的钜额资本等於将水浇在沙滩上。中国政府使用的这些注入资金是中国民众的银行储蓄,也就是说是中国百姓掏钱填了四大国有银行一年不良贷款的窟窿。这些不良贷款的出现,完全是银行系统腐败,大量违规放贷引致。
今年对「经济过热」实施所谓「宏观调控」,其实就是对几个过度投资行业的降温。据央行(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截至二月末,电解铝、钢铁、水泥三大行业投资专案中,百分之四十二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这三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均在百分之四十五以上。钢铁等三大行业与中国国有银行之间的这种借贷关系,预示著这轮宏观调控,必将导致银行形成新的坏帐。
图以中银海外上市补充资本金
从各种局部资和看,中国金融系统的不良资产处於「前清后欠」状态,基本上是旧债末清,新债又添。所以中国政府虽然宣布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在逐年下降,但从未对不良资产比率如何下降这一过程作过让人信服的说明。鉴於中国政府习惯性地资料造假,国际社会对中国金融业的状态并不乐观,一致评估为中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即使在中国内部,尽管政府言禁严厉,但银行的经营状况也时常成为一些专业人士质疑的主题,早在前年就有人提出疑问:四大银行不良贷款下降并不真实,二OO三年初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政府也正式承认不良贷款是前清后增,总量还在增加。
对於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不佳,且已经丧失了依赖自身积累补充资水金的可能性这一点,国内专业人士其实早有共识,因此中国国有银行系统补充资本金只能依赖外部注资。如前所述,政府已经数次注资但无效果。况且中央财政隐性债务压力巨大,按照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所的尼古拉斯.拉迪对中国政府的金融状况所作估算,在政府的财务平衡表的债务栏内,有国家财政所欠债务,相当於GDP的百分之二十,这包括国债以及政府强迫国家银行贷款支持的非商业用途贷款。此外,政府债务还包括国家银行的坏帐,中国政府已经承认的银行呆帐、坏帐数额是一点二万亿元人民币,相当於GDP的百分之十五。拉迪估计,银行呆帐坏帐的真实数额是中国政府承认数位的一倍。
除了以上两大项外,政府债务还包括未来侍付的钜额退休金,支付城市职工退休金的责任已经从国有企业转移给了政府,政府欠下的退休金债务相当与GDP的百分之五十。合在一起,中国政府的债务约等於中国的GDP总额。这种财政状况表明,国有银行依靠政府财政继续注资几乎没有多大可能。另一条途径是通过国内股市补充资本金,但一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容量太小,二来中国股市已经被过度投机折腾得一路走熊,没有多大潜力。所以只剩下一条唯一途径,即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来注资,这已经成了中国政府摆脱金融危机唯一的希望所在。前一向中国政府倾尽全力争取所谓「市场经济地位」,说穿了,也就是希望通过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后,中国政府能够为四大银行的信用「背书」,达到在华尔街上市并向外转嫁金融风险的目的。
但中国金融业要实现大规模海外上市,除了具备三个前提:一是海外根本不了解中国金融系统的状况,但现在看来这一前提不存在;二是批准中国海外(尤其是华尔街)入市的关键人物们对中国金融系统状态的评估与大多数专业人士不一致;三是即使了解中国的金融业风险也愿意冒险「吃河豚」。
但愿中国银行海外上市梦能够早日实现,毕竟这又能够让中国政府维持几年「稳定」局面,而且为这「稳定」买单的又不是中国人自己,很符合极端民族主义者的爱国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