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已为众多仁人志士的座右铭。无论和平时期还是战争年代「爱国主义」始终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纵观历史,多少民族英雄、爱国将领甚至贫民百姓不惜为此「抛头颅,洒热血」。现代社会中,人们在「爱国之情」的激励下,对一些事物不加思索的进行评价、推断及定论已成为理所当然 。时下,人人都觉得自己毫无疑问是「爱国」的,不知不觉「爱国」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概念,很少有人会对甚么是真正的「爱国」及如何「爱国」进行一番思考与评判。
*扭曲的「爱国观」
孩儿时的爱国主义教育使我们铭心刻骨。 一次次全民政治运动的熏陶,强化了这样的观念:爱国就是做顺民,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忠实地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即为爱国的实际表现。然而,这样的「爱国观」却使我们的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一幕幕扭曲的画面。
人们不会忘记,由于这种「爱国观」,全国人民被卷入十年文革运动。当年那些坚决执行党中央决定的「三忠于」、「四无限」造反头头、冲杀在前的红卫兵革命小将们至今还在吞食自己当年种下的恶果。当时,无人会想到,一夜之间被定为叛徒、内奸、工贼的铁证如山的国家副主席刘少奇二十年后又被平反成为杰出领袖。几年前,当美国轰炸我们的大使馆的时候,全中国人民高涨的反美爱国热情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但同时拥挤在美国大使馆门前等待签证的人却有增无减。
历史的教训促使我们一步步地有了清醒的认识。爱国不是以拥护党做为衡量的标准。爱国体现的是对人民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近年来,日本、乌克兰以及印度人民举行游行集会,反对执政党和政府的贪污腐化及不负责任,他们的行为能说是不爱国吗?倘若面对政府的官僚腐败,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对政府的过失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甚至坚决拥护的行为能说这是爱国吗?
*「爱国」蕴含无私与责任
俗语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出于对国家和人民无私的爱,出于希望中华民族真正的强盛,敢于向当政者倾诉肺腑之言,指出当政者的错误与不足,促使归正。古时的屈原忍辱进谏;当代的张志新舍命吐真言。
古人曰:「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真正为国家和百姓著想的政府定能倾听民声,善解民意。而不是千方百计予以压制。古时唐太宗虚怀讷谏,鼓励魏征勇于诤谏,已传为千古佳话。现代西方社会里,尽管美国两大执政党互相监督与指责。然而,面对911事件,美国两党却能同心协力与全国人民共度难关。
如今,中国几千万挣扎在贫困线的下岗工人,上亿农民缺吃少穿,进城打工形成「民工潮」,占中国人口极少数的特权阶层聚敛了惊人的财富,瓜分了那些原来属于全民所有的国家财产。然而,国家新闻媒介却成为特权阶层的喉舌,歌功颂德,欺骗人民。面对这一切,若能真正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负责,当政者应努力纠正过失。否则,不论怎样高喊「三个代表」,其实质只能是代表极少数人的利益,而毫无一丝「爱国」可言。
*「爱国」展现真诚与和谐
一些人出于维护自己的「面子」而爱国。他们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揭露自己国家政府的错,是丢中国人的脸。俗话说,欲盖弥彰。遮掩不仅不能改变现状,只会让人感到更加相形见绌。真正的爱国者展现的是真诚与坦荡,敢于面对和承认自己的不足。如果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端正自己的心态,达到整体的和谐,并以实际的努力和付出来改变现状。那么,我们的民族才会真正具有凝聚力,才能成为中国富强美好的真正希望。
另一些人则是基于不伤害自己个人利益的「前提」下爱国。面对中国当前的腐败及世风俱下,尽管内心深处亦对此深恶痛绝,但却不愿站出来表明正义的立场。然而,这种主观上保全自己的利益不受丝毫伤害的行为,客观上已经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试想,人人都沉浸在自己眼前的幸福之中,对这一切闭口不言。那么,少数极权者及贪官污吏们会无任何阻挡的将中国推向毁灭的深渊。到了那一天,我们自己的利益是否还能真的保住呢?我们的「爱国」之心又从何谈起呢?
*「爱国」跨越地域与人文
一提到爱国,通常被认为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人民及领土。有时,我们觉得自己真的是很爱国。若有谁说我们国家不好,我们会据理力争。这种狭义的爱国观,会使我们走入另一个误区。以我唯大,因此而不自觉地抵制著任何外来的良好建议及批评。更有少数贪污腐败的极权者则假借「爱国」的幌子蛊惑民众,以达到转移视线,维护个人利益的目地。
爱国不仅是维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时也是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及人民正当利益的共同维护。近代历史上,由于世界各国人民所汇集的强大正义力量,使二战期间德、意、日法西斯对占领国国民(尤其是对犹太人)的残酷屠杀被迫中止。那么,在当今社会里,「爱国」的内涵则跨越了地域的界线与不同种族文化的范畴。任何敢于维护人权、信仰自由与民主的正义之举已不仅仅被认为是爱国的表现,同时更加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善良的政府及人民的钦佩、关注和支持。 (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