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的政治喇叭,以高分贝的音量喊出「加强执政能力」的口号。据说这是即将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紧迫议程。它实际上显示了共产党正面对着执政危机、统治危机。
反腐反不了;人民对施政的不满情绪不断升级;中央政令往往受到地方的硬抵制或软处理;江泽民一伙对胡温新政诸多掣肘和干扰;宏观调控在上海等地受阻;社会上歪风日长;党外党内风行信奉耶稣基督、自由主义、虚无主义(悲观颓废)替代对马列毛主义的迷信;……这些矛盾和危机不仅存在,而且正在深化,正在推向大爆发的边缘,正在动摇共产党的统治。因此共产党把「加强执政能力」提到急需解决的高度。
克服危机,需要找出危机产生的根源。我们试为中共及其政权把脉,脉象显示:
先天不正,后天失调。
何谓先天不正?曰:错误地接受了外来的、传统的错误基因,一是专制主义,一是马列主义。专制主义的极致是皇权至上,马列主义的精髓是一党专政。这两个基因纠缠在一起,就产生了共产党政党这个怪胎。用列宁的话说,就是「领袖专政」的政党和政权。它一意孤行搞阶级斗争、计划经济、「公有」制等所谓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毛泽东自称「秦始皇加马克思」,说得很形象。其实不仅毛是这样,整体上共产党也是秦加马,邓小平、江泽民也是秦加马。
何谓后天失调?曰:共产党执政后不久,就开始发觉党走的路子有问题,发觉人民对政治经济文化的专制制度不满意,对号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既不是人民的(不是人民当家作主)、也不是共和的(共产党垄断一切)事实感到受愚弄。这时候,共产党没有三省其行,调理思路,改弦易辙,而是为了保权力、保私利、保面子,执意蛮干,走邪门歪道,施两手策略:一手是软功,搞造神运动(第一尊神是毛),搞舆论一律,搞虚假宣传,搞精英统战……;一手是硬功,搞特务网,封杀异议,抓异见者,搞政治运动,搞不叫运动的政治运动,镇压群众集会示威游行(从出动警察到动用军队坦克)……这两手,一骗一压,其后果是祸国殃民,各类矛盾激化,共产党面对危机四伏的局面。从毛到邓到江,由于一脉相传,前后同轨,但人民的政治智能不断提高,世界的民主潮流汹涌澎湃,邓、江虽然被迫从西方移植了资本主义某些经济体制,让一座破庙张灯结彩,看似中兴,实则更显没落,党官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官僚资本阶层与百姓的矛盾更形尖锐。这就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将以「加强执政能力」(挽救红色政权)为紧迫议程的缘故吧。
不过,难道加强执政能力就能够化解各类矛盾、各种危机吗?我们认为有效的办法是对症下药,就是针对「先天不正、后天失调」的病原进行治疗。如果所谓「加强执政能力」就是加强一党专政、领袖专政,相信共产党必然高速走向灭亡。
当胡锦涛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三民论点的时候,我们就指出,这十五个字应加上另外五个字:「权为民所授」或「官为民所选」。缺少这一条,共产党及其掌握的权力就是缺乏民意基础,就是缺乏合法性。这是共产党走进无尽悲剧的深层根源。胡锦涛在邓小平百岁诞辰纪念会上所作讲话中有言:「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我们认为这应该是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主要议程。「积极稳妥」是可以接受的,但这不能成为有意拖延的托词。先为政治改革设限,要人民承认共产党君临普选投票场上指手划脚的地位,也是有逆民意的。如果在进行民主选举之前,开放报禁党禁,作为政改程序的第一步,相信人民是乐意接受的。
目前地球村内民主气氛比过去更浓了,中东一些独裁国家正在走向民主化道路,东南亚更多的政治落后国家已经呈现普选的民主曙光。中国也该出现民主化零的突破了。
共产党只有在党的肌体内排除专制主义、一党专政的毒素,真正以民为本,才能以新的生命(不必再姓「共」了吧)和一切民主力量一起进入新的时代。
编后漫笔
中共高层是否存在不同路线之争?中央是否存在两个司令部?对于这些疑问,本期「北方放语」《江泽民向胡锦涛发难受挫》的内幕性报道除了给读者一个肯定的答案之外,也披露了江泽民权欲之心不死。
贾庆林、黄菊、李长春是江泽民一手提拔进中央核心领导层的亲信,但是这三人不孚众望,在党内外的民意支持率极差,其晋升早引起党内高层争议。《政治局三常委被促下台》显示贾、黄、李三人的政治前途并不乐观。最近,国家审计署再掀起风暴,查出巨额违规款项。《审计再掀风暴震惊中南海》报道了中共官场的深层次结构性腐败,正在吞蚀经济发展的成果,并隐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前中共最高领导人华国锋的下台,与中共高层黑箱内的政治权力斗争纠缠不清,到今天仍未能真相大白。《华国锋两度轻生内幕》披露了中共内部部份解密的档案资料——华国锋当年被整下台的经过以及他两次企图自杀的情况;另外也报道了华国锋八十五万字的回忆录已完稿及其回忆录的主要特点。
由中国著名学者、理论家、前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前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李洪林先生编着的《争鸣之音—温辉文选》将出版,本刊今期发表了李洪林先生在这部著作所写的代序《我为什幺要编〈争鸣之音—温辉文选〉》,并在封面内页刊登出版预告,敬希读者留意。
(《争鸣》杂志2004年9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