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北京的上访人数呈不断递增之趋势,访民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些变化表现为,上访群体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集体上访人数明显增加,并已超过个人上访人数。另一方面是上访的性别比例发生的变化,女性上访人数明显增加,女性在上访群体中占有了很大的比例。
女性上访从年龄上看,从十四五岁到七八十岁,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女性上访还有一个特点,许多女性上访并不是为本人上访,更多的是为亲人上访,如:父母、丈夫和子女。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女性在上访中,为子女的占50%,为丈夫的占20%,为本人的占20%,其它占10%。男性在上访中,为本人上访的占90%,其它占10%。
在北京的各中央信访部门,经常会看到女人身穿状衣、手拉横幅的场面。在集体上访中,面对截访,有许多女人都不畏截访,站到了前列。可以说,在中国二十一世纪的维权中,处处留下了女人的身影。9月26日,记者在上访村采访了一位来自黑龙江的张女士,张女士是为丈夫上访的,来京近一年。
记者:"请问,您的丈夫本人为何不来上访呢?”
张:"是我不让他来的。”
记者:"为什么呢?”
张: "上访风险太大了,老百姓上访整好了的希望不到1%,却要承受99%的风险,而且未知的风险还不知有多大。现在截访这么凶,人万一被抓进去咋整?我们那疙瘩,进去后你就甭想好,有句顺口溜叫‘不死也要扒层皮’,现在家中有两个孩子,全靠他支撑着,哪能叫他来啊!我来北京出了事,不会牵扯上他,生死我一人顶着。他要出了事,全家就完了,剩下两个孩子怎么活啊!”
记者:"刚才听到风险这么大,难道你一点都不怕吗?”
张:"怕就不来了。都快活不下去了,还怕风险。没赶上这事的人可能不理解,谁天生愿意上访,当地要是能解决,谁愿来北京遭这个罪?你看看那些替父母上访的十四五岁的孩子,他们愿意来北京遭罪吗?不是被逼着没活路,谁也不来北京上访。”
记者:"谢谢你,请多保重!”
在采访中还发现,有许多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为丈夫和子女上访,她们的亲人因为冤案致残、致死、或是其它原因不能前来。她们在暮年抱着一线希望,拖着病体来到北京,平反冤案成了她们最大的精神支柱。
在一幕幕凄凉案例的背后,让人看到了亲情,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看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