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达尔文“进化论”出现时,不断引起神学家等宗教人士的激烈争辩,直到一九九六年大学教授贝希发表《达尔文的黑匣子》(Darwin's Black Box)一书,反驳“进化论”的真实性,引起学术界及文化界的震撼。
生命来自何方?是神创造的还是进化而来,长期以来,都是神学家和科学家激烈争辩的主题。而作为科学超级大国的美国成为双方辩论的主战场,近百年来不断对簿公堂。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生化学家迈克尔·贝希(Michael Behe)撰写的《达尔文的黑匣子》一书,掀起的“智能设计”运动,更是把“审判进化论”推向高潮,虽然未能扳倒进化论,但对科学及文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挑战进化论 震动科学界
一九九六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黎海(Lehigh)大学生物化学教授贝希发表《达尔文的黑匣子》一书,引起学术界及文化界的强烈反响,被形容为“爆炸”和“地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场由科班出身的科学家发起挑战,引发的“智能设计”及“科学创造论”之说,震动了主流学术界。
《黑匣子》面世第一年就印发了十七版,销售超过四万五千册,第四年仍超过两万册。《纽约时报》、《新闻周刊》、《国家评论》及《自然》、《科学》等主要报刊杂志相继出现近二百篇书评。《今日基督教月刊》评选此书为当年最佳著作。《国家评论》称之为上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百本书之一。校园书房出版社认为是经典之作。如今,全世界至少有十五种文字的译本。
正如书中的分题:生物化学向进化论的挑战,贝希说,面对现代生化学所揭示出来的极为复杂的细胞结构,科学界似乎完全瘫痪了。无论在哈佛大学、国家卫生院或美国科学院、甚至在一切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没有一个人能详细讲明,像如此复杂精密的生化系统是如何以达尔文的进化方式演变而来的。
尽管当时的评论大多贬过于褒,但无人能够反驳贝希的论点。这项挑战并非从宗教出发,而是从最新的科学知识提出质疑,因此更使达尔文主义者难堪和气愤。美国教育学者大卫·波林斯基说:“贝希从生物化学的层面,向达尔文提出了无可抗拒的挑战。这是史无前例的。他的论证非常新颖、精辟、充满智慧的力量。 ”
生化过程极度复杂
自上世纪中叶,电子显微镜及生化技术的发展打开了细胞的“黑匣子”,人们才发现生命的基本单元是那么复杂而不可思议。贝希说,当细胞以如此复杂的结构组合在一起时,这绝不是偶然中能发生的。即使一个单细胞,其结构也极为复杂,犹如一个小型的大都市一般。
贝希提出“不可还原的复杂性”的概念,意即一个由多个部分组成的系统,若缺少任何一部分,这系统就会失去原有功能,那么这系统就有不可还原的复杂性。这个定义是针对达尔文对自己理论的评估:“如果可以证明有任何复杂器官不可能通过无数、持续、微小的改变形成的话,我的理论将绝对失败。”
贝希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时,生物对他来说好比是黑匣子,他完全不明白生物在分子层面的精密组织,以为细胞非常简单,很容易从无生命的物质演化而来。但今天这个黑匣子已被打开,科学家已了解到多种生命功能的化学机制,其中所牵涉的生化过程极度复杂。
贝希详细介绍了细胞中复杂的生化系统,所举的第一个例证是人的眼睛。人眼睛瞳孔有如照相机快门,无论在阳光照耀下或在黑夜里,都能让足量的光线进入眼球,水晶体表面能自动改变光密度,调整色差等。这些复杂的机制使熟识眼睛结构的人惊叹不已。
研究生命发展真正障碍
贝希提出问题:这些复杂的系统如何逐步慢慢累积微小的改变而来?又如何像达尔文提出的随机突变和自然选择而成就?他认为,达尔文式的进化论是否真确,要看它能否解释分子层面的生命现象。因此,有机体不可能随意进化,生命的突变是非随机的,而“智能设计论”成为合理的解释。智能设计运动旨在使科学与基督教和神学信仰相和谐。
二十世纪以来,由于量子力学、混沌理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等新兴科学的出现,很多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相信,是造物主设计了自然规律,使宇宙在运动。他们说:“生命自发产生的概率太低了,没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释。如果宇宙的质量稍微再大一点,或小一点,如果电子带的电量与现在稍有不同,就不会有宇宙,也不会有生命了。”
著名天文学家弗瑞德·霍以尔认为,有机物自发产生单细胞生命概率的“可能性就像一个飓风扫过一座废料场,然后奇迹式地组装好一架波音七四七喷射机一样。”
贝希表示,如果你想在生物化学的文献中,找科学论文来解释生化系统,如何一步步渐渐进化而来,你会非常吃惊,因为一篇也没有。他还说,绝大多数生化科学家在日常研究中完全与进化论脱节。达尔文主义其实只是一种哲学基础而已。因此,进化论是研究生命发展的真正障碍。
近百年来,美国神创论与进化论者不断对簿公堂。最著名的是一九二五年被称为“世纪审判”的“猴子案件”。美国十五个州提出禁止在公共学校教进化论的法案,三个州获得通过。田纳西州代顿镇教师斯考普斯因教进化论而被判有罪,震惊世界。近几年来,“智能设计论”一再被要求进入课堂,以及反对进化论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