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到江峰视界 朋友们。你有没有发现这两天的中共喉舌有点儿不太对劲,不是哪个人露面了,而是有些人集体不见了,7月18日,人民网首页头条讲的是「链博会」热闹登场,主角是黄仁勋、高通副总裁和欧莱雅的公关女总,新华网的头条呢,干脆变成了一场商务部部长的记者会,摆了一堆GDP数据和全球第二消费市场的光荣榜,你仔细看下来,全篇无一处写总书记讲话没有核心指示,甚至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这种格式化废话都被删得干干净净 对,就是这个干净 干净的,不像是宣传部门做出来的东西,反而像是他们不敢乱碰的结果,而与此同时,在另一个奇怪的时间点,一个消失了两个多月的熟面孔,悄悄进入了新华网的镜头 彭丽媛,她不是在北戴河度假,也不是陪老公见人,而是出现在了一个看起来毫无风险的地方,北京的对外友协参加一个叫「鼓岭缘」的中美青少年合唱活动,还致了辞 合了影 笑得恰到好处,这一静一动,一删一加,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配合的就像一场设计好的双簧,总书记不在头条上。
夫人却突然出现了,官媒不敢写习近平,现场却处处引用「感谢习近平主席」,主位缺席 副位补位 你说这不是剧本 谁信?,这事怎么看怎么不正常,总书记突然从整个舆论系统中蒸发,夫人却在青年活动里替他现身说法,还是在他最早出道的宣传故事上重启剧本,这不是辟谣,这是遮羞,不是安排,而是应急,不是在展示权威,而是试图证明他还在,所以我们今天要说的是这一整套眼不见核心的政权话术,是如何在舆论系统里悄悄登场的,我们带您抽丝剥茧,看清这场正在酝酿的巨变,背后到底谁在控制节奏。
谁在掩盖真相,咱们先不谈「习到底还在不在」,先看两个实打实的页面,一个是人民网首页 一个是新华网首页,两家加起来是党宣系统的左右榜,正常年份,哪怕总书记只是路过个村口,俩网站也得掀起新时代田间观察的热浪,但7月18日这一天,两大喉舌却出其安静,像是集体丢失了 谁在带节奏的中央指令,我们先说人民网,首页第一屏,给了一篇「链博会」的深度稿,标题写得云山雾罩,记者去哪儿加强链接度一起做蛋糕,你一看就知道这不是党务通稿,这是展会观察类的软文,主角不是部位官员更不是政治局大员。
而是黄仁勋高通副总裁西门子中国代表这些企业好朋友,这还不算标题和正文一字不提习近平,也不提「党中央」「总书记」「新时代」这些关键词,整个儿版面就是一张去政治化的展会速写,往下一滑一堆地方新闻地方书记们轮番登场,个个加速建设奋发有为,一副新时代我来扛的姿态,活像中央已经给他们全权放权,各自为政,我们再看新华网首页头条写的一本正经,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我国消费主引擎作用增强,经贸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一看标题你会想这肯定是,总书记指示党中央部署吧,结果点进去全文全是王文涛在国务院新闻办开的记者会。
从头讲到尾都是商务部推动,成效显着,我们将继续如何如何,习近平呢 没有 总书记呢,也没有连个以什么为指导的官话都被剪了个干净,这不是没写 这是不让写,更神奇的是,网页顶部照例挂着习近平形象大图,但那是日常Banner,谁都知道是固定挂件,不算真正露面,而下方的新闻内容区就完全换了风格,不再是总书记时间,习近平重要讲话,这些领袖定调栏目,而是一堆地方经验展会剪影技术突击还有,记者提问瞬间参会者合影一览之类的图文填空。
你细看就明白了,这些画面是用来占版面的,不是用来传递权力的,曾经只要他讲话,全党就有话说,现在是他不说话,大家就赶紧闭嘴,这种静默是统一口径的静默,这种缺席是系统配合的缺席,如果说以前的首页是宣传核心,那现在的首页已经成了绕过核心,以前是「万马齐喑惟有习」,现在是集体放低 只求别提,所以我说这不是版面调整,这是正体训练,媒体系统正在提前适应后核心模式,要说哪一类新闻,最不可能漏掉习近平的名字,那一定是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别忘了整个十四五蓝图就是。
习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主持会议,亲自起草建议亲自修改文稿,亲自参加党外人事座谈会,亲自跟科学家聊天,亲自听取基层代表意见,最后还亲自给了个建议稿全国人民照着学,连人民日报以前写十四五的标题,都像是用标签枪一格一格打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理念,习近平主持召开某某会议,研究十四五只要你写这类稿子一定得先点个名发个光,才算及格 可7月18日,新华网挂出的那篇首页头条,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全文1000多字,还挂了8张现场照,硬生生把习近平的名字一字未提你没看错。
不是提的少是压根没写,你可能会想这是不是稿子太技术性 不是,记者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讲了什么,消费引擎服务支出外贸份额引资结构,自贸区进展税目优惠对外承包工程,对非援助CPTPP谈判经贸法治体系这些诠释党中央,确定战略方向下的具体事项,在正常年份这种场合早就是,总书记讲话精神贯彻落地的黄金句型库,可这篇稿子没有总书记指出,也没有中央部署,甚至连以习近平某某思想为指导,这种格式化语句都被打包踢出了正文,这不是忘写了,是不能写了,而不能写的原因恰恰是这太该写了 你想啊,如果这篇稿子只是讲讲河北种葡萄湖南搞文旅。
那名字省掉也就算了,但这是十四五收关总结会,是全国五年大政成果回顾的权威新闻稿,按惯例一定要致敬核心,体现领导巩固权威,结果现在你让我一眼扫过去,全篇写的好像是谁都可以来当这个国家的推动者,这就好比一个电影宣传片讲了整整3分钟特效,场面、演员表却偏偏不告诉你导演是谁,更讽刺的是,你我都知道导演是习近平,但现在主创名单上不能写他的名字了,而且这件事不是发生在贵州日报,也不是西藏广播电台是发生在新华网首页头条上,在北戴河会议前夜,在夫人彭丽媛刚刚「鼓岭复出」的隔天。
这就好像什么,就像主角在舞台上突然憋了一跤,后台赶紧把配角推出来救场,而观众正坐在台下半信半疑地盯着大幕后,那一小团没人敢掀的黑影,所以我们才说这是被清空的名字,而不是没出现,这是撤下权威,不是调整表述,这是一次中央层级的舆论撤退动作,是系统内部给出的最清楚的一个信号,核心目前无法「出场」也不便「发声」,而更大的问题是,那无法出场的人真的还在控制这套系统吗,中共最怕的不是被批评,而是被看穿,尤其是在高层出事的时候,他们最害怕的不是海外乱讲习近平垮台。
而是有人注意到他已经太久没出来了,而当这种观察不是来自网络八卦,而是像纽约邮报这样的美国主流右派媒体,甚至前外交官写出来的政策研判,那就不是风声,那是警报,7月16日 纽约邮报登出专栏,文章标题就是习近平正在失去对中国的控制,而川普可以顺势推他一把,文章作者是美国前驻外大使史雷顿,他在文中明确指出,习近平的妻子彭丽元已经超过两个月没有公开露面,并将其与金砖峰会缺席,马兴瑞被调离 军队将领大换血并列为高层失控征兆,然后就在第2天,新华社就推送了快讯。
彭丽媛7月17日下午在北京出席了谷岭园中美青少年联谊活动,还发表了致词,你说巧不巧别急,更巧的是,更巧的是她「复出」的这个场合是国际论坛,不是国家仪式,而是一个听上去非常低风险的活动,在全国对外友协举办的中美青少年合唱周,但只要你稍微懂一点中共仪式语言,你就知道这根本不是民间交流那么简单,这就是一个被设计好的政治性极强的替位场景,为什么这么说,先说古岭这个地方,福州近郊的一座避暑山,曾是19世纪末美英传教士群聚的洋人区,上世纪90年代,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曾主动联系一位美籍老人的遗孀。
邀请她重访丈夫童年生活的鼓岭,这件事后来被中宣系统包装成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的外交起点,成了他有温度有民间情怀有国际理解的政治标签,于是到了2023年中共把这段往事整合成一套古岭园活动,拉着美中青少年合唱地方官配合搞交流,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习近平都亲自发了贺信,但今年不同,2025年谷岭园活动地点设在北京加福州两地联动,习近平不但没有现身,甚至连贺信都没发取,取而代之的是彭丽媛的「外交复出」,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她的份内工作吗。
不 错就错在她不是来工作的,她是来补位的,我们看新华社当天的报导全文不到700字,却配了5张规格整齐的高清照片,第一张是他站在讲台前讲话,但通稿没有附上她的讲话原文没有录音,没有视频,只有彭丽媛表示,习近平主席如何如何地转述性描述,第2张她和学生一起画画,第3张他在观摩合唱第4张集体合影,彭丽媛站在中间,周围是中美青少年两边旗帜对称色彩搭配考究得像国家宣传册,第5张沙发会见场景,摆的中规中矩,一看就是外交部跟中宣部连夜彩排过的镜头剧本,新华社没让它开口。
但照片拍得很密集,发言稿没公布,位置却稳稳给了她,你说这像是新闻,不,这更像是一个国家在用家庭照片维持体面,更有意思的是,你要真说这是主角发言,那至少该让她的话多传几句出来吧,但没有 新华社全文只是文字概括央视新闻也照常只播,画面不放原声,而且是配乐的1分多钟,短视频不是新闻,而是宣传片,至于她到底讲了什么,真正完整的内容是谁写的谁审的,咱们一概不知 到是外交部第2天在例行记者会上,专门安排央视记者提问,由发言人林健代为转述了彭丽媛的发言,林健甚至引用她讲话中提到的,习近平与艾奥瓦州老朋友40年友谊5万名美青少年交流计划。
并代为补了一句,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未来在青年,这一套操作你还看不出来吗,彭丽媛出场说的是习近平的话,央视记者提问说的是安排好的问题,外交部发言人回答说的是总书记的意思,可总书记本人一直都没出面,他在全场的存在感,只靠别人替他说来维持,这就像一张剧照中主角没来临时找了家属客串,台词没人说只能后期加字幕戏演完了,观众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来那个人从头到尾都没真正出现过,所以你看到的不是彭丽媛在讲话,而是中共在用他的照片他的合影,去完成一次习没有失去权力的辟谣。
人民日报不写新华网不提央视照样播,但播的是副线,你想说这只是偶然,那也太小看中宣系统的政治敏感度了,7月18日,这个日子恰好踩在北戴河会议前的关键舆论窗口,按惯例党媒早该开始统一调门了,哪怕不谈具体内容,也要有点总书记关怀党中央定调的调子压住场面,可这一回 不但没有统调反而是统删,我们都知道这个系统从来不缺稿子,只缺准话 一旦没有准话,大家就会自动选择最稳妥的方式处理,那就是不提不隐不发,宁可空一块,也别提错一句,这种集体不提的静默不是溷乱,而是纪律。
不是没人写习 而是没人敢写习,不是没有素材,而是没有人负得起那个出错署名的政治风险,所以你看到的不是媒体乱了,而是宣传系统正在等人下令,而在这场沉默的同时,你突然看到彭丽媛笑着出现了,新华社发了通稿,外交部记者会上安排林剑,把她的讲话概括出来,就连央视新闻频道也播了现场画面,但奇怪的是,央视的新闻联播整整2天一字未提,你没看错,7月17日和18日这档代表党国声音的旗舰栏目没有播出,彭丽媛出席谷岭园活动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镜头既不是第一条也不是快讯,也不是边角小专题。
完全缺席,这不是忘了这叫定级,对央视来说不上新闻联播就等于没发生,这场复出在舆论系统的最高级别上,没有获得国家层级的正式背书,而人民日报也没好到哪儿去,表现得更像深藏不落,7月18日的纸板报纸只在第三版悄悄塞进一篇不到650字,的豆腐块儿新闻,既无图片也无高调措辞,而在其网页首页根本找不到这篇文章,虽然网站内页确实存有相同内容,但依旧没有任何配图或推荐位置,这种处理方式是什么,不是冷处理是技术性隐身,该履行的辟谣任务表面上完成了,但又刻意压低声量,避免他真正引发关注,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共对这场出场本身就很心虚。
需要用它露个面来平息外界怀疑,但又不敢把这场露面定格为政治信号,说到底他不是来执行职责的,他是来填一个空的来告诉大家他没出事,可新闻联播用沉默告诉你,我们不负责这句台词,整个体制就像在用一张精修过度的家庭照告诉大家,他还在 他很好,可镜头越稳,遮掩越多,而真实的剧本是他出不来了,他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再出场的框架人物,需要依靠他人露面来替代他存在,需要依靠党媒集体闭口来延长,他的神话寿命,彭丽媛的出现不是一次媒体安排,也不是一次外交动作。
而是一次对外传递,我们还在维稳的国家级舞台表演,只是观众越来越聪明,舞台越来越空,剧本越来越老,连演员自己都知道这场戏撑不了太久了,这个政权正在用一个家庭故事,掩盖一个政体正在裂开的真相,但照片不能替人站岗合影,合影也挡不住风暴,这场戏演得这么仓促,这么克制不是没有理由的,安排外交部来发声是给外国人看的,而新闻联播不播是怕中国人多想,外宣系统负责止损,对外传达「习近平还稳」内宣系统负责闭口,对内避免谁在退场的联想发酵,这不是信息流转。
而是信息隔离,但无论你是内行还是外人,只要你仔细看,就会发现发声的人越来越远,真正该出面的人却越来越沉默 朋友们,请留言告诉我您的想法,并点赞关注转发,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