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明首页| 新闻综合 | 正见新知 | 软件下载 | 影音美文 | 技术参考 | 论坛 |

*宇明旧版

闪画 雅乐 视频 九评三退 沧桑正道 其他热点 民主人权 万象大千 神传文化 软件下载

美文 笑谈 好书 秘闻内幕 天象人间 轮回漫谈 神奇预言 史前文明 科学新见 技术参考

热点新闻排行

法輪功“四·二五”萬人上訪二十週年 章天

婆罗花开 圣王归来:武汉市东西湖区12支铁

天亮时分:进化论 一个存在了160年的骗局

大陆新闻解读【热点解读】(462):国际精

文昭谈古论今:五毛有三宝

天国乐团演奏时出现的神奇光柱

文昭:19年前风骤起,19年后叩人心!谈谈法

章天亮:不同民族都在等待同一件事

公子时评:如何看待一个宗教是不是邪教 中

谈古论今:压力急升,习近平连串表态“走毛

国际获奖影片《伪火》

追查国际解封绝密档案 陆树恒实名举报中共

【生命宇宙奥秘】天外归来-专访儿童转世现

推广破网方法及软件的宣传视频

视频:天要灭中共 退党保平安

谈古论今:是智囊团还是智障团?北京反击美

谈古论今:对待黑历史五毛与正常人的区别

大陆新闻解读(202):江丑谢幕

大陆新闻解读(444):毒疫苗背后更可怕的

大陆新闻解读(184)雷人网事:奥斯卡

半空漂浮影像 谷歌街景拍到“上帝”?

文昭谈古论今:出于恐惧的“客观中立”是投

探索生命:濒死体验 人的灵魂的照片

文昭: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轨迹转向的重要关

大陆新闻解读(146)雷人网事:党救了我们

大陆新闻解读(200)完整版

唐浩:中共煽動民族情緒 引导人们容忍中共

大陆新闻解读(185)完整版

大陆新闻解读 (443):两会的异象

大陆新闻解读(270):解读十八大 中共决意

大陆新闻解读(188)完整版

大陆新闻解读(274):视国人生命如无物的

大陆新闻解读(235):温家宝答记者问

大陆新闻解读(238):拿下周永康

大陆新闻解读(229):《感动中国》中的迷

 
您的位置:主页>影音美文>视频>列表

【杰森视角】“响彻世界的枪声”!柯克之死点燃全球保守主义烈火

文章出处:干净世界,YouTube:杰森视角 发布时间:2025-09-14 作者: 点击:

 
【宇明网】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杰森视角》(The Jason Angle) 。你我在过去一周再次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910日,从美国犹他州一个大学校园传出的枪声,在过去几天响彻了世界,一个新的精神运动由此诞生。今天,我们一起回顾美国青年领袖 查理.柯克短暂但传奇的一生,一个一无所有的18岁少年,是如何以小博大,开创出这么一场伟大的精神运动的。甚至他的死,3个月前就有人在油管上预测到了。了解了他的传奇,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预测:柯克之死是一种上天的安排,它代表的不是一个运动的结束,而是一个影响美国乃至世界的新精神运动的开始。

美国保守派青年领袖,虔诚的基督徒查理·柯克(Charlie Kirk),他人生的最后时刻,是在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场景中度过的:在犹他谷大学校园的一个帐篷下,他正在进行着他标志性的校园辩论,阐述他的政治观点。这是他新一轮名为“美国复兴之旅”的巡回演讲的开幕活动 。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他的颈部,鲜血喷涌而出,现场瞬间陷入混乱 。急救人员迅速将年仅31岁的柯克送医,但最终伤重不治,留下妻子,两个年幼的孩子,和一个他创立的“美国转折点”运动。目前,22岁的嫌疑人泰勒·罗宾逊(Tyler Robinson)已经被他自己的父亲交给了当局。全世界很多的领袖和民众都在哀悼这位“伟大、甚至传奇的”青年领袖的逝世。

此前,我在X平台上经常看到有关柯克的内容,总是被他的观点清晰,博闻强记,思维敏捷所折服。当我第一时间在X平台上看到他遇刺然后身亡的消息后,我的身心立刻被一种巨大的悲伤所笼罩,我为这个青年才俊悲伤,也为美国的现状悲伤。但和我内心无法描述的悲伤情绪相伴的,还有一股深深的无奈。美国社会在意识形态上已经是如此的割裂,左派的主流媒体和政客可以公开的,多年如一日的把和自己意识形态对立的一方,描述为希特勒,纳粹和法西斯。这次,在谋杀柯克疑犯的子弹上,执法人员看到疑犯刻着这样的字:嘿,法西斯,接着这子弹!显然,嫌疑人能从内心合理化,正义化他的谋杀行为,主要是他能够把柯克定位为一个法西斯分子,从而自欺欺人的把自己放在一个消灭法西斯的正义战士的位置。过去一年,川普两次险些被刺杀,美国社会和主流媒体非但没有反思,反而是割裂的更加严重。我的无奈感来自我的这个认知,认为柯克不过是美国政治极化浪潮中又一位被牺牲的公众人物,美国社会的割裂已经无药可救。我内心的悲伤因这种无奈感而变的更加强烈。

但随后,柯克遇刺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的强烈反响,以及这个事件在美国乃至世界引发的一系列后继效应,其强烈的程度却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好像一种被长期压抑的情绪在美国社会已经酝酿了很久,借助这个事件,突然火山喷发了。大量的公众人物或普通百姓都把柯克称为英烈,悲愤情绪迅速升腾。川普在事发当日追授柯克“总统自由勋章”,并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五天,他在讲话中称柯克为“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柯克的支持者纷纷走上街头和社交平台表达哀痛。全美乃至世界各地都自发为柯克烛光守夜,高举标语悼念这个英年早逝的青年。

与此同时,柯克的生平和言论在网上被大量分享。这强大的民意让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你想扼杀一种理念,最适得其反的做法莫过于用暴力的方式把提出这个理念的人消灭掉。那样只会让这个理念长出双腿,生出翅膀,用最快的速度传播。回溯历史,我们会看到,刺杀事件往往是时代转折的催化剂。

柯克的政治生涯始于芝加哥郊区,奥巴马总统任期内。他的政治理念在高中时期就开始形成。他曾领导了一场学生抗议活动,反对学校食堂提高饼干价格,把这个事件定性为一场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的斗争。此后,他为保守派新闻网站“布莱巴特新闻”(Breitbart News)撰写了一篇文章,指出美国高中教科书中存在的大量宣传左派意识形态的内容,这篇文章让他在17岁就首次登上福克斯商业频道。2012年,也就是在他18岁那年,他选择从他在读的大学,哈珀学院 (Harper College)退学,全职投身于美国政治活动中,并创立了“美国转折点”运动。但是,在他成立这个运动之初,柯克“没有钱,没有人脉”,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12年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年仅18岁的柯克,凭借他出色的口才,成功说服了著名共和党捐款人 弗里斯 (Foster Friess)为他的组织提供了一笔种子资金 。

“转折点运动”最初的使命是:建立一个倡导自由市场、有限政府和财政责任的草根组织,目的是要和MoveOn. org等左派意识形态团体抗衡 。柯克早期的成功,揭示了他贯穿整个政治生涯的一个策略:那就是,从一个表面看很小,但是却很容易被普罗大众理解的问题入手,比如前面提到的饼干涨价的问题;然后,通过这个看似很小的问题,来针对一个大的意识形态框架中的概念,比如前面提到的他在饼干涨价抗议中提出的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的概念;然后,再通过媒体把信息传播到远超事件本身背景的范围之外。“转折点运动”的整个发展过程就是采用了这个模式:表面看,他是在进行一场场的校园公开辩论,但是,他真正推动的却是一个影响整个美国的,和左派意识形态进行的“文化战争”。过程中,柯克利用自媒体平台这样的渠道,把他参与事件的影响力放大到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这表明,当年那个伊利诺伊州的18岁青年,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涉足政治,他是带着一套植根于他宗教信仰的稳定世界观和价值观而来,带着一套以小搏大的策略而来,带着他天生对现代媒体运作的强大直觉而来。

因此,他在18岁时建立的那个草根运动,才能在过去10年变成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运动之一。柯克在多个场合毫不掩饰他参与政治的动力来自他的信仰,来自他对传统价值的推崇,来自对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因此,他的个人生活与他的政治使命紧密相连。最核心展现他的价值观的就是他和他妻子埃里卡(Erika Frantzve Kirk)的关系。柯克的妻子,埃里卡,曾经是“亚利桑那州小姐” (Miss Arizona USA),同时也是一名播客主持人、商人和自由大学(Liberty University)圣经研究专业的博士生 。两人在2018年相识。柯克曾提到,他们的第一次长谈“非常接近一场面试”。当然,那场面试是双向的,是他们双方都在认真寻找与自己价值观相符的人生伴侣的过程。他们于2021年结婚,育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在他们的关系中,埃里卡将查理描述为“家庭的精神领袖”和“一生挚爱”,而她自己则扮演着关键的支持者的角色。埃里卡作为一个成功、有信仰的妻子和母亲,支持丈夫作为“精神领袖”的形象,直接挑战了现代女权主义的叙事。柯克曾说,除了接受耶稣之外,与埃里卡结婚是他“做过的最好的决定”。他们鼓励年轻的保守派将婚姻和家庭放在重要的位置。柯克夫妇通过公开展示他们传统的和谐家庭氛围,用行动对抗现代左派的反家庭价值观的叙事。对于那些在现代两性关系和约会文化中迷失的年轻一代,柯克夫妇提供了一个植根于信仰和传统的、清晰而有吸引力的生活方式的范例。因此,柯克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政治立场,也是一个完整的、与现代世俗潮流形成鲜明对比的生活方式。他的这一点也是他深深吸引很多美国年轻人的原因之一。

10年中,柯克的“美国转折点”从一个校园社团爆炸式地成长为一个庞大的政治运动,发展成为一个结构复杂的政治组织。其中,最开始成立的“美国转折点”作为非营利教育分支,专注于校园活动、大型会议和媒体内容制作 。随后,成立的“转折点行动”机构成为一个政治倡导分支机构,参与党派竞选活动;“转折点信仰”机构作为一个外展的分支机构,主要是在动员牧师和福音派选民积极参与美国政治。此外,还包括很多其它的分支机构。整个组织的财政收入也急剧增长,从2017年的800万美元飙升到2022年的超过8000万美元,得到了众多重量级保守派捐助者的支持 。随着柯克的“美国转折点”运动的影响力和资金不断扩大,一些媒体的对它的内部运作和财务资金管理的指控也开始涌现出来。包括《ProPublica》和《纽约客》(The New Yorker)等媒体发表了专门针对“美国转折点”财务状况的调查报告。例如,《ProPublica》在20207月的一篇调查报告的标题是:“在这个川普青睐的慈善机构中,财务报告令人质疑,内部人士正在套现”。而且那些报道还说柯克的薪水在这些年也呈指数级增长。不过,我没有查到,当时拜登政府的司法部,有没有跟进调查这些报道中所指控的财务问题。在柯克遇刺后,他频道的制作人科尔维特 (Andrew Kolvet)出来透露了柯克收入的细节。他说,柯克从2012年创办“美国转折点”运动之后,连续5年一分钱工资没有拿,一直是做义工。2017年,因为支持川普,“美国转折点”收到的捐款大幅上升,后来冲上一年3000万。那以后,他才开始给自己付薪水,大约是2500/月。后来,柯克开始自己创办一档电台节目,名字是查理·柯克秀(Charlie Kirk Show)。后来,他的收入都是从这档节目中赚的。自从,有了这个固定收入源以后,柯克就开始把他把从“美国转折点”收到的工资全部又捐回给“美国转折点”了。

所以,对“美国转折点”来说,柯克就又变成了一个义工。据说柯克这个人不会抽烟,也不会喝酒,甚至不会玩。另一个认识柯克的美国著名自媒体人梅根·凯利(Megyn Kelly)说,柯克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他度假的时候,都不知道要怎么玩。910日,柯克被刺杀的当天,MSNBC资深政治评论员 朵德(Matthew Dowd)在一档新闻节目评论中暗示:柯克的言行是导致他自己被刺杀的原因。朵德的评论让我当场厌恶到想呕吐。但是,我对这些左派媒体的道德底线已经没有任何期望了。所以没有期望MSNBC会做出任何反应。但是,出乎我意料,当晚,MSNBC总裁 库特勒 就发表声明,称朵德的言论“不可接受”,并代表频道向观众道歉。很快,朵德被MSNBC解雇,终止合作。这样快速的反应,让我开始意识到,柯克之死已经在给美国社会带来改变。柯克虽然是个公众人物,但是,他并不是一个职业政客。他只是一个年仅31岁的青年,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是一个被妻子深爱的丈夫,是两个幼儿的父亲。刺杀柯克的唯一原因就是他鼓励不同观点公开辩论,敢于在公开场合表达他的传统理念。也许正是他的这种种平凡,让他的死触动了众多人的根本底线。他对信仰的虔诚,对家庭的深爱,对传统价值的维护,以及对极左觉醒主义的批驳,都让不同的人共情。就是那些不认同他理念的善良人,也会因为他仅仅为推行言论自由,身体力行多元辩论而失去生命,和他共情。

也许是出于这种种原因,我很快意识到,美国民众这次在柯克去世后的反应,和以往类似的场景相比,大不相同。912日下午 密歇根州波蒂奇(Portage)市,Office Depot的一家门店被曝拒绝为当地追悼柯克的守夜活动打印海报,理由是“这是政治宣传”。相关店员与顾客的争执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升温,引发大量美国网民的强烈反弹,掀起了抵制Office Depot的呼声。随后,Office Depot 快速公开致歉,表示这些员工的行为“与公司价值不符”,并确认涉事员工已被解聘,同时与顾客联系,免费为他们打印海报。最近在X平台上一个帖子让新泽西州的恩格尔伍德医院火了。911日,一个叫马修的医生当着八名护士和一位病人的面说:“我讨厌 Charlie Kirk。他这是自作自受。他活该。”在众多护士中,一位叫Lexi的护士是唯一个回应的,她惊讶的说:“你是医生,怎么能说别人该死?”Lexi此言一出,当时现场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随后,Lexi把这事上报给了管理层,回到家后,她还在自己的私人Instagram上发文提到这件事。但随后,Lexi就收到工会的邮件,说她已经被无限期停职停薪,等待调查,她最好是另谋高就吧。目前,Lexi已经对医院提起诉讼。在被电话采访中,Lexi说:“柯克遇刺让我非常悲痛。一位无辜的父亲被杀令人心碎,我以为每个人都会这样想,尤其是以救死扶伤为使命的医生。...他们试图让我闭嘴,但他们不会得逞。”截至我做节目时,大家还不知道恩格尔伍德医院是否对马修医生处分。不过,马修的个人信息已经从医院的网站上消失了。而且,在网上对医生打分的网站上,大量的人给马修打出了最低的一分,因此,马修的职业生涯可能也快到头了。

类似的事件在美国社交平台大量涌现。众多美国网民对那些在网上庆贺柯克被刺杀的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利用各种方式这网上曝光这些人,让很多人庆贺柯克被刺杀的人因此失去了工作。这种少见的压倒性的民意,让很多左派媒体和政客也在这个事件上不得不采用谨慎收敛的态度。柯克遇刺还引发了美国社交平台上普遍的反思。这些反思既有来自万人瞩目的大V,也有普通网民;既有退休老人,也有十几岁的年轻人。大家反思的内容,已经从这个事件的本身向更深层的美国社会问题延伸。有人反思美国媒体和政客在激发社会暴力中起的作用,有人反思言论自由的内涵,有人反思美国需要更多的人敢于宣扬传统价值观,有人反思相关立法的必要性,也有人反思,是什么样的美国网络和教育环境,培养出杀害柯克的嫌疑犯。众多媒体跟踪研究了杀人疑犯 罗宾逊 的家庭和个人背景,结果让很多人惊讶。罗宾逊出生于一个稳定的,且非常传统的中产家庭。他在衣食无忧,快乐幸福的环境长大的。在高中他被称为“天才学生”,智商很高,学习成绩优异。2020年高中毕业时,他的ACT考试成绩被排入前1%的精英行列。这让他获得了犹他州立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当时的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极端的政治倾向。但是,这一切在他进入大学后就都变了。他只在犹他州立大学读了一个学期,就辍学回家。此后,他就变得像“隐士”一样,沉迷于网络,很少外出。他越接触网络,就“变得越重视政治”,并在家中开始表达对 柯克 的强烈厌恶,说柯克是“法西斯主义者”,最终走向了刺杀柯克的道路。一个拥有保守价值的家庭,花了18年教育的孩子,却抵不过这个社会在4年中对他的影响。这个可怕的现实,让很多美国人质问:当今美国的网络环境和教育系统,对年轻人思想的毒害是否已经到了普通美国人无力回天的地步。

同时,我也看到有大量的美国人在网上真诚的分享他们从柯克获得的激励。其中一个故事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是一个父亲讲述他一个20年来遭受病痛折磨的儿子,被柯克激励而更加积极生活的故事,这位父亲用下面这句话来开始他的故事:这是在柯克“拒绝脆弱”理念号召下,他儿子的一天。这位父亲原文翻译是这样的:“今晚,我23岁的儿子结束了漫长的一天:白天做电工学徒,之后去技校上课。早上5:30出门,晚上8点到家。洗了澡,吃了晚饭,做了俯卧撑。没人提醒,他就坐在我身边,为查理的家人高声祷告了10分钟。然后,他静静听了两首基督教歌曲,其中一首是《起来吧,神的子民》。他一边吃东西一边看了查理的一段演讲。然后,抱了抱我,说:“我需要像查理那样。愿上帝帮助我。”接着,就去睡觉了。”类似的年轻人的故事,这两天在网上流传很多。面对柯克事件引发的一系列这样触及人心的改变,我不用“精神运动”这个词,又能用什么其它词语来描述哪?

事实上,柯克遇刺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美国,正在引发一个全球范围的震动。柯克之死被众多国家视为对民主政治和言论自由的冲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X平台发文哀悼,赞扬柯克“为了真理和捍卫自由挺身而出”,称他是“以色列狮子般的挚友”,为捍卫犹太-基督教文明而战。意大利总理 梅洛尼 谴责这起谋杀是“对民主的深深创伤”。波兰总统发声明,赞扬柯克“勇敢的捍卫了我们的共同价值观”,并指出“他的声音如今变得更加响亮”。913日,伦敦几十万,或者多达上百万人涌上街头,参加英国保守派领袖 汤米·罗宾逊(Tommy Robinson)领导的“捍卫言论自由”大游行。在游行中,人们不断高喊“查理·柯克”的名字,不仅缅怀这位美国青年领袖,也在呼唤他倡导的言论自由精神从新回归英国。柯克遇刺事件,唤醒了一股被现代社会长期压抑的保守力量。柯克所代表的价值观已经在他去世后超越了国界,在全球激发出一个推动传统价值的浪潮!柯克遇刺事件,已经不仅仅是美国的悲剧,已经成为一个捍卫西方价值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已经上升到反对政治暴力的普世层面。柯克倡导的回归传统的运动,不仅在美国本土,更在世界各国拥有了大量的响应者。柯克的陨落,反而凝聚起一股跨越国界的对传统理念的认同和回归。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多次用“响彻世界的枪声”来描述这个柯克遇刺的历史性事件。不过这句话却不是我本人想出来的,是我从另外一个油管频道听到的。用这句话来描述柯克遇刺事件,让对遇刺事件有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我在以前的节目中提到过一个叫布兰登-比格斯(Brandon Biggs)的人。他有一个油管频道,经常在他频道中描述他在祷告中看到的一些场景和获得灵感。在他的众多描述中,最神奇的是他在川普2024年遇刺前4个月,对整个遇刺过程的神奇精准描述。当然,比格斯随后在他的油管频道中还不断的提出各种了他对未来的各种其它的预测,很多预测到目前都没有兑现。但是,在911日柯克遇刺的第二天,比格斯在他的频道中,节选了他在三个月前,也就是615日,做的一期节目中的15分钟。他在这个6月份的节目中提到,他在祷告中看到,未来会有一位重要的牧师 (major minister)在他布道时被刺杀的事件,然后“神”(the Lord)告诉他:“这将被称为 "响彻世界的一枪(It will be called the shot heard around the world"。听过柯克演讲的人都知道,他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他的神的信仰,因此,把他称为“重要的牧师”,把他和大学生的对话称为布道其实是非常贴切的。这个比格斯在他以前的节目中反复提到,他本人受教育程度很低。从他平时在节目中的谈吐来看,他本人应该不会说出"响彻世界的一枪 (It will be called the shot heard around the world)”这样的句子的。"响彻世界的一枪”这个说法被普遍认为是出自19世纪的美国文学家 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一首诗。1775419日英国军队与北美民兵之间,在马萨诸塞州的列克星敦和康科德突然爆发战斗,这场战斗被历史学家视为是美国人打响的独立战争第一枪。183774日,一个战役纪念碑在康科德北桥旁落成。在落成典礼上,爱默生应“纪念碑委员会”的邀请,作了一首名为《康科德颂》的诗歌。其中,有一句就是“打响了响彻世界的一枪” (And fired the shot heard round the world),描述就是美国民兵1775年在列克星敦-康科德战役打的第一枪。那一声枪响,点燃了美国独立的烈火,美国从此走上世界舞台,世界也因此进入一个新的未来。

回看柯克遇刺后发生的这一切,此刻用这句来描述柯克遇刺事件真是非常贴切:柯克的遇刺,不是一次孤立的暴力事件。刺杀柯克的枪声,引发的是对全球保守主义的召唤,是全球回归传统价值的召集令。这声枪声,在未来的日子必然会持续在华盛顿的国会山回荡,在伦敦的街头回荡,在世界的互联网中回荡。柯克的妻子,埃里卡,在流泪悼念她的丈夫讲话讲了这样一句话:“(我的丈夫)展现了最极致、最真实的盟约之爱。我永远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内心的失落。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我知道上帝知道,但我不知道。但是查理,我知道你是知道的,而且我们的主知道这一切是为了什么。”是的,我也坚信这世间没有什么偶然的事情,如此影响深远的事件,注定来自更高的一种安排。比格斯在三个月能预测到这个事情,这本身就证明这是一种安排!就在科克妻子讲话之后,不到一天,美国转折点运动总部就收到了18000个要求成立新分部的请求。柯克的妻子讲话的全文口译,就在我的副频道《杰森新闻快递》里面。那里还有川普总统,FBI和犹他州长关于这个调查的新闻发布会的口译,里面有追捕凶犯的全部细节。好,今天《杰森视角》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看!希望大家能够订阅和推荐《杰森视角》以及《杰森新闻快递》这两个频道。

宇明固定域名 http://yuming.qxbbs.org

[读者投稿与反馈(欢迎留言!)]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杰森视角】“响彻世界的枪声”!柯克之死点燃全球保守主义烈火

江峰:为什么中共对查理·柯克如此刻骨铭心的仇恨

【靖远开讲】981工程恐怖5大任务;完美配型的秘密;罗帅宇父母新曝

【天亮论政】李嘉诚押宝反习近派?99.99%的可能:四中全会习近平

【靖远开讲】更多异常!9.3阅兵习近平两大规定动作被取消 所穿中

【靖远开讲】五大异常!习阅兵史无前例降格 张又侠「同框」常委

【天亮论政】9.3阅兵胡锦涛缺席 不看好“习近平四中全会失权”

“废太子”胡春华咸鱼翻身?章天亮:我觉得是有点过度解读了

胡春华长春获“总书记待遇” 吉林四大班子一把手陪同

唐靖远:爆料!习近平已经被夺权 “胡汪配”上位

[ 关 闭 本 页 ]


请使用IE5.0 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
Copyright(C)2003-2008 YuMing sit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宇明小站 Copyright (C)2003-2008 ,保留全部权利 ,欢迎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新闻只代表文章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