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电视台主办的第十届“全世界华人美声唱法声乐大赛”将于2025年8月29日至31日在纽约曼哈顿的考夫曼音乐中心(Kaufman Music Center)举行。图为本届大赛评委、神韵艺术团女高音歌唱家天丽。(新唐人电视台)
新唐人电视台主办的第十届“全世界华人美声唱法声乐大赛”将于2025年8月29日至31日,在纽约曼哈顿的考夫曼音乐中心(Kaufman Music Center)举行。作为全球唯一以弘扬纯真、纯善、纯美传统文化为宗旨的华人声乐大赛,本届赛事再度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声乐人才。
为帮助选手深入了解本次比赛的宗旨与评审方向,本报专访了大赛评委之一、神韵艺术团女高音歌唱家天丽。她从声乐艺术的本质谈到选手选曲、台风与内在修为,以及大赛通过声乐艺术去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干净美好的声音总是能打动人心
“唱歌其实是一种普世语言,无论你来自哪个文化背景,干净、美好、悦耳的声音总是能打动人心。”天丽认为,真正的好声音,不仅音色动人、音质纯净,更是一种心灵的体现。她说:“声音是骗不了人的。当你的心是纯净的,声音也会是纯净、打动人心的;反之,即使有高超的技巧也无法真正打动观众。”
她强调,许多人认为好声音是“天生的”,但若没有高尚的品行,也难以成就伟大的歌唱家。“你得提升内心,提升品德,如同修行般的过程,才能成就真正的歌唱家。”
正统声乐艺术来自神传文化
在天丽看来,正统声乐艺术的本质来自于“神传文化”。她说:“人体本身就是神赐予的乐器,当你能在最正确、最自然的发声位置上运用这个乐器,便是在使用神赐予的声音方式,这就是正统声乐艺术的核心。”
然而,当代许多流行唱法逐渐背离了这一理念。她说,“嘶吼、喉音等唱法,不是神性的展现。这些偏离的唱法反映了当代道德观与审美的下滑,与正统声乐的本质背道而驰。”
她认为,真正的声乐具有“净化心灵”的力量。这也是本次比赛强调纯真、纯善、纯美的原因。
“声”为本、“乐”为辅:声乐评审的核心观点
谈到本次比赛的评审标准,天丽表示:“声乐是‘声’在前、‘乐’在后。”技术层面包括音色、音质、发声位置与头腔共鸣等,而非仅是炫技。即便是音色好,也可能因为声音控制不佳而影响整体表现,评审会从整体技术层面进行综合考量。
不过她也指出,声乐的真正价值,不止于技巧。“真正的声乐艺术,是对作品的理解、诠释与情感的融入。你想传递什么情绪?你如何表达内心?这些都是评分的重要依据。”
东西方传统文化的融合展现
本届比赛要求选手演唱外国歌剧咏叹调与中国艺术歌曲。天丽解释,此安排是为了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咏叹调》是西方传统文化的代表曲目,因此我们希望选手们能够透过它展现西方声乐的精髓。同时,也要求选手演唱中国的艺术歌曲,展现东方文化的特色。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认为东西方各有其古典艺术传统。这恰好体现声乐艺术的多样性。”
关于参赛曲目,天丽表示,主办方提供的曲目清单是参考,选手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作品,但需避免涉及政治或党文化相关内容。
她强调,选曲并非越难越好,重点在于是否适合自己。“小曲反而更能考验参赛者的情感表达,大型咏叹调虽具挑战性,但可能过于炫技而失去情感。扬长避短,找到能展现自身特色的曲目,也是展示选手能力的一种体现。”
对于如何用美声唱法演唱中文歌曲,天丽建议:“吐字一定要清晰,这是让听众理解歌词的基础。”
她表示,美声唱法与中国传统古曲的发声位置基本相同,两者的声音产生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在技术层面,两者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文化内涵和乐曲表达上的处理方式。”
台风与服饰礼仪:展现对艺术的尊重
在台风与服饰礼仪方面,天丽表示遵循传统非常重要。“男士应有绅士风度,女士则展现优雅气质。服装方面,男士穿燕尾服或西装、女士穿晚礼服等,都是必要的基本要求。”
她表示,这不仅是对艺术的尊重,更是对观众与文化的一种庄重呈现。“我们强调恢复并展现这种传统美学,是因为声乐本身就承载着文化精神。”
心态的稳定是比赛成功的关键
“比赛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心态的考验。”天丽提到,有些选手实力很强,一到舞台上却因紧张而发挥失常;也有人台下表现一般,但舞台上非常稳定,反而脱颖而出。
她建议选手以“无求而自得”的心态参赛:“不要太看重输赢,而要稳住内心,把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
一场传统文化的国际舞台展现
最后,天丽强调,新唐人声乐大赛的意义在于“弘扬正统声乐艺术”。她说:“我们希望藉由这个国际舞台,让更多人重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传统声乐与文化价值。”
“这不只是一次比赛,更是一场传统文化的展现与传承。我们期待世界各地优秀的华人声乐家,共同参与这场弘扬纯真、纯善、纯美的艺术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