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在本系列的第二篇中本人曾谈到狐狸代表着什么,当时认为是愚民洗脑之术,但随着对歌词更多的深入思考,发现当时的结论过于草率。只能说是摸到了狐狸的一点边吧。其实狐狸所代表的绝不仅仅只有这些。所以,本人已经把该篇内容删除了。另外就是关于“狐狸还只是无法对应的光景”的理解,可能这句话的意思只是说“那时狐狸还是没有出现的事务”,“光景”一词只是借用洞穴寓言故事里的说法,而并没有暗示狐狸和火光投射的影子存在某些特征上联系的意思。所以对于“刀郎,那个冒着危险返回洞中的人 ”一文也做了部分修改。
在村头金黄的麦地 雄伟的石狮守护老爷的厚道
金黄的麦地:表明说的是农耕文明的时代。结合后面的内容来看,是指封建王朝时期。
雄伟的石狮:不同场所的石狮,用途及意义有所不同。结合老爷一词来看,应该是指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
老爷:官僚阶层。中国人常说官老爷。
厚道:反讽的说法。如果真厚道,就不会有后面的锄头换枪炮。
一对对锄头在反复地耕耘里换成了枪炮
老爷的不厚道,引发人民的反抗。枪炮,指的是反抗。并不一定实指火枪火炮。
狐狸已经出现 在地主家的书简 吞尽了狼烟
地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地主指的是封建君主帝王。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
吞尽了狼烟:消弭了人们的反抗,维护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地主家的书简:既然地主是指皇帝,而这书简只有地主家有,民间不能有,那肯定是禁书了。
神传文化(也叫传统文化),往往都是教人敬天信神,教人重德的。人如果能相信神的存在并且愿意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比较容易走入修炼的门。简单的来说,修炼不就是做好人,做更好的人,然后更好更好……直到达到神那样的心性标准。
法家思想是基于无神论的,而且是反道德的,法家认为人性本恶,采取的统治方式也是严刑峻法、以恶治恶,因此法家思想是割断人与神联系的。
符号:割断人神联系的的一切事务。举个例子,比如现在社会普遍接受的进化论,认为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有兴趣的请观看《透视进化论》)。如果我们把进化论普遍被中国人相信并接受当作一种质变的话,那符号就是代表这质变之前的一切量变。
这段歌词我理解的意思:讲了法家思想出现的原因,并且谈到法家思想其实是割断人神联系的。
驭民五术简介(根据网络整理,不保证百分百准确)
愚民
愚民这里并非是指不让民众受教育,而是指让民众只受一种教育,只接受一种思想,一种观点。其他思想都是邪恶的,都是异端,所以应该被清除掉。这样以来,民众就会对统治阶级唯命是从,说白了就是统治阶级对民众的洗脑。
商鞅刚开始变法时,要颁布一些法律。起初,秦国有人说这些法律不好,也有秦人说这些法律很好。商鞅把这些人都流放了。后来谁也不敢评论帝王的政令了。这是什么?,这是告诉民众:政府颁布的政令,民不得议。不但不可以批评,表扬也不可以。最终,人民对帝王颁布的政令全盘接受,不再思考是对是错,真真切切达到了盲从的地步。同时,商鞅认为人民读书尤其多余,知道了太多不该知道的,就会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于是他就先把一批经典思想书籍给禁了,他把最早的教科书:礼、乐、诗、书列为“六虱”之首,把他们看成是亡国之俗。只要人们没书看,就不会胡思乱想,就会安心务农。同时,他还提出禁止儒生、士卿和大夫游学授业,尽最大可能闭塞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
弱民
它指的是从客观条件上让人民没有反抗和威胁能力。绝对的暴力带来绝对的服从。商鞅变法中的强秦并非建立在百姓富足安乐的基础之上,而是直接把百姓和国家放在了两个尖锐的对立面。《商君书》有曰:“民强国弱,民弱国强。治国之道,首在弱民。”又曰:“政做民之所恶,民弱;政做民之所乐,民强。”弱民的内容之一,是不让人民拥有兵器。所以,除了农具之外,百姓是被严格限制拥有铁器和铜器的。。商鞅的“弱民”之术被后来的秦始皇发挥到了极致。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统一天下后,收天下之兵于咸阳,铸十二金人,以弱天下之民。商鞅认为:“民强国弱,民弱国强。”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削弱人民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削减人民的力量:“昔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必先制其民者也。”“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故而弱民的根本手段则是使民“朴”,也就是愚民。商鞅的看法就是要想战胜敌国,首先就要控制自己的人民,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愚民,民“朴则弱,淫则强;弱则轨,淫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强。”只有使广大人民愚昧无知、朴实忠厚,人民才不易结成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国家和君主,而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听从统治阶级的任意摆布,这样国家就会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也就会更加牢固。
疲民
所谓疲民是指用繁重的徭役来榨干人的体力和精力,让百姓疲于奔命,无暇顾及他事。秦在一统六国之后,短短十几年间完成了多项浩大的工程,动用的人力相当可观。据记载:修长城征用人数40万,修建阿房宫征用70余万人,通“直道”、“驰道”、水路等每次调用上万人是常有的事。徭役是没有任何报酬的。,百姓甚至自备粮食工具。并且,被征用的人多为青壮年,这些家庭主要劳动力没办法在自家的田地耕种,而是要外出数年,免费为帝王打工。运气好的留下一身伤病归来,运气不好的早早丢掉性命。
辱民
指的是不能让人们有体面的工作和生活的尊严。赖以生存的物资要由国家分配,违背统治者的意愿就得饿死。商鞅实行的“连坐制”法令,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 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一旦发现有不遵纪守法之人,需要立刻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让每个人都处在帝王的政府和他人的严密监视之下,百姓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商君书》《弱民》篇提出: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人格上卑微屈辱没有尊严,则会以官爵为贵。精神上怯懦虚弱没有生机,便会敬畏当官的。这样的结果就是:百姓只能在官爵者面前摇尾乞怜,对其既羡慕敬畏,又会想挤破脑袋跻身他们的行列。商鞅还提出“重刑轻赏”的观点。在商君书《去强》篇中说到:如果百姓犯错了,刑罚要重一点,相反,如果立功了,则赏赐的轻一点,这正是君王热爱百姓的表现,百姓会也愿意为君王去死的。但如果重赏轻罚的话,百姓就会得寸进尺。乍听之下这逻辑简直太荒谬了,但细想这和心理学上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有异曲同工之处。百姓的生死操控在统治者手中,统治者给他们一点点好处,他们便不胜感激,唯命是从,甚至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贫民
不能让百姓有富余的粮食和财产,让人民在贫困线上挣扎。《商君书》主张在保证百姓生存的最低下限之外,掠夺人民手里的一切剩余财富。所谓“饱暖思淫欲”,《商君书》认为:普通人衣食无忧,不但会失去奋斗的动力,还可能滋生邪恶的想法。为此,商鞅的变法使秦国建立了严苛繁杂的赋税制度,仅佃租和口赋两项加起来就占一年收成的2/3。根据《汉书》记载,秦朝时期不论人民实际拥有土地多少,一律按照朝廷认为每人应有的土地亩数征收。即便农民可能因为天灾人祸导致手里的土地已经没有收成,但应该上交的粮食一斤也不能少。除了相对固定的佃租和口赋外,还有“杂赋”这种纯看帝王心情的临时征税。比如,今年风调雨顺,收成不错,那人民要多交一份,以感谢皇恩浩荡。如果今年有旱涝病蝗这些自然灾害,那人民也要多交一份,好让朝廷修河开渠,亡羊补牢。《商君书》的《垦令》篇核心内容是8个字:全民皆农,灭绝百业。灭绝的百业中,商业首当其冲。比如,在税收的措施上,加重商品税,使得酒肉的税额比成本高十倍,这就直接萎缩了商品市场,即使有买卖,利润也极度摊薄。《垦令》篇提出了“废逆旅”的政策,就是废除旅店,禁止旅行和游民。而“一山泽”就是将山川湖泽等自然资源收归国有,禁止农民以此谋生。“贫”的最终目标是一直到榨干人民最后一口余粮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