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泥土以炉火与我们虚构山河,瀚海以沉默置换着阴阳起落由于本人文学水平有限,关于这句歌词的字面解释现在发现是错误的,不过对歌词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我想应该还是没有偏离的。
当时,我是把“泥土以炉火”理解为砖头、水泥的烧制。虽然自己也觉得有些牵强觉得这种解释不太符合诗歌雅致的特点,但当时也想不到其他解释。
后来,我偶然间看到贾谊的《鵩鸟赋》中有这么一句“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才忽然感觉刀郎的这句歌词可能是从这里借鉴变化而来。
关于“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的网上的解析:
天地为炉:将整个天地比喻为一个巨大的冶炼炉,象征自然界作为万物生成和变化的场所。炉子是炼制金属的器具,这里暗示天地是孕育和转化万物的宏大容器。
造化为工:造化指的是自然界的创造力或运行规律,相当于“工匠”。它负责推动万物的生成与变化。
阴阳为炭:阴阳是道家哲学中解释宇宙运行的基本原理,代表对立统一的两种力量。这里将阴阳比作炼炉的炭火,是驱动万物变化、此消彼长的能量来源。
万物为铜:万物(包括一切生物和物质)被比喻为冶炼炉中的“铜”,即原材料。在天地这只大炉中,万物被炭火不断冶炼、转化,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对应到歌词中,可以这么理解:
中国这片土地(也就是歌词中的“泥土”。“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民),在天地这个大熔炉中(也就是歌词中的“以炉火”),在历史或命运之神这位工匠的造化安排下,从结束帝制到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再到日军侵华,最后被中共这个西来幽灵夺取了政权。中国社会最终没有迎来民主与自由,独裁与专制只是换了一个面孔(也就是歌词中的“虚构山河”,
《路南柯》过度解读(6):虚构山河已成昨 本质未变海沉默),本质上并未发生变化(瀚海以沉默置换着阴阳起落,
《路南柯》过度解读(8):古宅门前路南柯 独裁专制套新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