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马斯对以色列实施50年来最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之后,在美、欧、亚、澳、非许多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对哈马斯的恐袭予以强烈谴责之后,中共外长王毅对此做了表态。
10月12日,王毅跟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通电话时,对哈马斯的暴行无一个字的谴责。王毅称: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症结在于一直没有还巴勒斯坦人民一个公道。
也就是说,在王毅看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的大规模恐怖袭击,“症结在于一直没有还巴勒斯坦人民一个公道”。
王毅还表示,中方呼吁尽快召开更加权威、更有影响的国际和会,推动国际社会以“两国方案”为基础达成更广泛共识。
回顾历史,以色列先后五次同意按“两国方案”,解决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但五次都被阿拉伯人拒绝。
1936年,英国人托管巴勒斯坦地区时,爆发阿拉伯人起义。英国人成立了一个Peel Commission(皮尔委员会)来研究阿拉伯人起义的原因。结论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想统治这个地区。于是建议:在该地区建立两个独立国家:一个阿拉伯人的,一个犹太人的;80%的地区归阿拉伯人,20%归犹太人。
对此,犹太人接受,阿拉伯人拒绝。阿拉伯人否认犹太人有在此建国的权利。
1947年,联合国通过181号决议,决定在该地区分别建立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以色列获57%的土地,巴勒斯坦获43%的土地。
对此,犹太人接受,阿拉伯人拒绝。
阿拉伯人不仅拒绝,而且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1948年5月15日,发动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受到周边阿拉伯国家的“群殴”。
结果是:以色列大胜,阿拉伯人大败。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率一些阿拉伯国家发动试图让以色列从地图上消失的战争。
结果是:以色列再次大胜,并全面占领耶路撒冷、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
战后,以色列议会讨论时,半数希望将西岸还给约旦,加沙还给埃及,以换取和平;另外一半人希望将这些地区归还给当地的阿拉伯人(他们自称是巴勒斯坦人),希望他们最终能够建立巴勒斯坦国。
以色列议会的两派,无论哪一派,都希望以妥协换和平。
但是,还没等以色列的两派达成共识,阿拉伯联盟在苏丹喀土穆开会,提出“三不原则”,即对以色列“不承认、不谈判、不和解”。
这是第三次犹太人接受,阿拉伯人拒绝。
2000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牵线,安排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在美国戴维营举行巴以峰会。会上,巴拉克提出如下方案:
(1)成立巴勒斯坦国;
(2)领土包括全部加沙地带以及94%的西岸;
(3)首都是东耶路撒冷。
但阿拉法特拒绝,坚持以色列必须退回到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前的边界。
以色列认为,第三次中东战争是你们阿拉伯人发动的,你们失败了,我凭什么退回到战争前的边界?我现在已做了重大让步,你还不依不饶,这怎么能行?
当时,连美国总统克林顿都看不下去了。他说:“这简直就是欺诈!这根本不是一个什么峰会!我不会让美国人(傻乎乎地)主办一次如此相互毫无信任感的谈判的,到此为止!”
会议结束时,克林顿对阿拉法特说:“如果以色列人能够妥协,而你不能,我只能打道回府。你在这里呆了14天,却对所有的提议说‘不’。后果是严重的:谈判的失败意味着和平进程的结束。我们不得不让地狱敞开大门同时承受后果。”
这是第四次犹太人接受,阿拉伯人拒绝。
2008年,当时的以色列总理奥马尔提出更有诚意的和平方案,除巴拉克提出的全部条件外,再附加更多的土地。
但是,如同阿拉法特一样,巴解领导人阿巴斯同样拒绝这一提议。
这是第五次犹太人接受,阿拉伯人拒绝。
还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戴维营峰会和2008年以色列再次提议之间的2005年,以色列主动、全部撤出加沙地带,100%交给巴勒斯坦人,试图以土地换和平。
但是,以色列换来的不是和平,而是一次又一次恐怖袭击。
第一个将拉比犹太教经典《密释纳》译释到中国的学者、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东亚学系汉学与东亚学终身教授张平谈到如下情况:
从1948年阿以停火到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近20年时间里,阿拉伯人占领着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比今天国际社会给巴勒斯坦人建国的土地还要大的巴勒斯坦地盘,却从未建国。以色列在此期间对该地区毫无影响力。因此,巴勒斯坦人没有建国,与以色列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