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脱的决口 将形骸置于辉章
在解脱的决口: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
将形骸置于辉章:英雄先烈们投身于保家卫国抵御外敌侵略的伟大事业。根据历史知识,个人理解应该是指抗日战争。
月圆桂枝上 一更红烛笏满床
月圆桂枝上:貌似是“蟾宫折桂”这句成语的意象化表达。
蟾宫折桂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晋书·郤诜传》。 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郄诜当左丞相。后来郄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蟾宫即月宫。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指科举及第。 现也指获得很大的成就或很高的荣誉,多指金榜题名,还指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获得冠军,社会生活中人们参加各种考试,取得较好的名次。这里可以引申解读为抗战取得了胜利。
笏满床:出自“满床笏”典故。笏(hù护):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制成。笏板搁置满床。形容一门多人为官,家族显赫。典出唐崔神庆父子事迹。崔神庆,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人,生卒年代不详。则天时,累迁至莱州刺史。后因入朝奏事受到赏识,同时因其父义玄有翊赞则天为后的功劳,被擢拜为并州长史。长安年间,迁礼部侍郎,转太子右庶子,赐爵魏县子。神庆子琳、珪、瑶等俱有才干,玄宗开元中皆位至高官,一门福禄昌盛。在东都洛阳的崔家门前,弟兄三人均列有仪仗棨戟,时号“三戟崔家”。每当全家团聚欢宴时,专用一床放置笏板,重叠堆垒于上,其家族之贵显亦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