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明慧广播电台的神传文化节目。我是主持人馨语。有句俗语叫:“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现代人会觉得这句话太过消极,无奈,甚至觉得是迷信。在曾经崇尚“人定胜天”的国度,这样的说法好像真有些不合时宜。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句话的真伪。
名利乃身外之物,生来不带,死带不去。人来时一身空,走时还是一身空,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世间的迷中,人们往往容易受名利驱使,认为钻营求取就会得到益处,却没人想到人生祸福皆有因缘,一切尽在天理安排中。为私利刻意求索,不仅毫无益处,还会造下罪业,折福折寿,到头来随业流转,不由自主。今天的人已经很难体会古人所说的“取之有道,得之有命”的道理了。然而人命天定的故事古往今来却有太多太多,今略举一二,说与大家。
据史书上的记载:唐朝时,新平县官吏裴璞死了之后,他的外兄华元到陇右做客,路上遇到了一位武官,后面跟着很多随从。华元仔细一看,武官原来正是裴璞,于是惊喜的问:“您不是已过世了吗?怎么又任武官了?”裴璞说:“我现在的职务是西川刷掠使,专门负责管理世间财务的盈缩增减。要晓得世人的一饮一啄,都是命里注定的,何况钱财呢!阴司都有登记,所以一个人获得的钱财,也都有一定的限制;若是超过了 限制,就会被刷掠掉。或是被自己消耗浪费掉,或是遭遇横祸,或是做生意投资亏掉,或是疾病消散,都是由我这个刷掠使来掌管。人们经过勤劳付出所得,也只是得到了本分中应有的,没有一丝额外的;若是不勤劳,则连本分中所有的都会失去。其它事情也是一样。唯有行善可以增加福报,你应该多做善事啊!”裴璞说完之后就不见了。
宋代时的刘颃文章写的很颇好,一心想早些取得功名,就来到终南山向诩圣真君叩问自己功名的事情。真君说:“你的文章虽好,但是命太薄了。你若能够安分退守不营求,还可以保有余年;若是过份营求,必会折损寿命。如果能多行善或许可以弥补缺失。”刘颃没听从真君的劝告, 他想尽办法也没考中,结果因过份营求而生病死了。考取功名是要有福德的,怎么可以用投机取巧的手段去得到呢?所谓命中注定不由人啊。
再来说一个“店小二送金砖”的故事。过去有一个店小二为店主铺外面的走廊,翻土时捡到了三块金砖,他想:毕竟是在店主院里拾到的,应该给店主一块。又想剩下两块也不用再伺候人家了,可以做点买卖了,于是拿上两块金砖去了天津。夜晚住店时,把包包了几次才放在头下枕着睡着了。天津店主早已注意他的举动,就趁他睡熟时拿走了一块金砖,给店小二留下一块。店小二天亮醒来起身一 看,包里只剩一块金砖,仔细再看,只见金砖上写着字:你一块,我一块,还有天津张老美一块。说也巧这个天津店主名字就叫张老美。没想到店小二远涉他乡是来给天津店主张老美送金砖的。原店主一块,小二一块,恰好三块,不多不少,这就是命啊!于是店小二抱起属于自己的那块金砖,又回到原地。
自古以来有道德的人,都不会为金钱名利所动。 恪守本分,修德向善,不仅可以戒除各种私欲贪念,保持清净的心境,而且能够使福报更加久远。相反执著名利,只会给自己增加苦报和罪业。
明朝的两淮盐运司耿九畴淡泊名利,为政清廉,凡是有请托办的私事和礼物,一概回绝。平素不结交权贵,公事之余就焚香读书。他说:“为官者最亲近的是百姓,若按官场请托的办,百姓则会受害。凡事有是非曲直,岂能以私心而废弃了公理?”他的廉洁之名,妇孺皆知。有一次耿九畴在水边感叹的说:“水这样清啊!”旁边就有位小孩对他说:“河水的清澈,比不上您操守的清廉啊!”耿九畴成为全国官吏和百姓的榜样,后来被任命为掌管全国官吏风纪的都御史,后任尚书。他的儿子耿子裕遵守他的教诫,十九岁就考中了进士,后来任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品行和他父亲一样廉洁。
在 《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王恭的人,从会稽回家后,同宗前辈王忱去探望他,看到他坐在一张六尺长的精致竹席上,觉得既新奇,又喜欢,继而动了贪心,对王恭说:“你从会稽那边回来,所以能够弄到这种新鲜的好东西,不妨送一张给我。”王忱走后,王恭让家人把自己坐的那张竹席给王忱送过去。王恭没有多余的席子,就只好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忱听说这事,非常惊讶,又觉惭愧,就对王恭 说:“我本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所以才向你要。”王恭回答说:“你不了解我,我做人的标准是,在生活上不喜欢多余的东西。我以为,只有少了物质上的 累赘,才会有心灵上自在的空间,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啊。”
其实一个人在一生中“需要”的东西并不多,而“想要”的东西则太多太多。有多少人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吃不好睡不好,搞的自己一身糟,心灵也受到极大的伤害;有的争的头破血流,甚至搭上了性命。对物欲的追求并非好事,放不下的执著,才是人生的大敌。真的是你的钱财不丢,不是你的要也要不来,何必自寻烦恼呢?
好了,各位朋友,感谢您收听我们的节目,下次时间空中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