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这句话在今天常被解读为孔子不谈论鬼神,有人还以此为据,宣称孔子是无神论者。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让我们一起从原文来寻找答案吧: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前一句:叶公(就是小学课本里“好龙”那位)不仅“好龙”,对孔子也很好奇,所以他问孔子的学生子路:“孔子到底是个啥样人呢?”子路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只好来向老师汇报此事。孔子一听:“哎呀,你咋不告诉他,你老师用功读书,连吃饭都忘了,整天乐呵不知道发愁,连自己老了都没发现啊。”接着,孔子加了个注解:“我不是生来就有这些学识,只是崇尚古风,努力去追寻而已(“敏以求之者也”)。”
最后一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需解释了。
前后两部分都是和学习有关的事,中间夹着这句“子不语怪力乱神”,如果牵强的解释为“孔子不谈鬼神”,整段话是否让人觉的驴唇不对马嘴啊?
那这句话究竟该如何解释?这需要我们了解一些古人的生活状态:
《道德经》上说“清静为天下正”,《黄帝内经》上讲“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哇塞,清静的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可以百病不侵呢),这两个都属于“出世”的道家观点。
儒家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入世”的,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近现代人常常忽视了“修齐治平”的前提--“诚意、正心”,正所谓“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由此,可见古人对内心状态的重视程度。而且,这种重视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哲学理论,中国的古人对于自己的“哲学”是要在生活中实践的。在中国古代,很多行业都讲究静心调息,儒家也不例外,儒者们写文章前要先静心调息,甚至说话的时候,都要求保持内心宁静的状态。
了解了这些背景之后,再看这句“子不语,怪力乱神”,就容易说的通了。孔老先生讲完前面那段话之后,停顿了一下--“子不语”了,因为“怪力乱神”--不知道什么东西扰乱了他的心神。老爷子需要定定心,然后接着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孔子家语》、《孔子集语》、《说苑》等书中,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次,齐景公去 孔子那串门儿,两人正聊天呢,有人来报告:“周天子派使者来通知,周王室先王的祭庙发生火灾。”景公问:“哪一位先王的庙着火了?”孔子说:”应该是周釐 王的。”景公和小伙伴们当时都惊呆了,孔夫子还会算命?!就问他:“您怎么知道啊?”孔子回答:“因为釐王篡改文王、武王订的制度,修豪宅,开豪车(“宫 室崇峻,舆马奢侈”),到了不可救药(“弗可振也”)的地步,所以上天应该降灾给他的祭庙。”过了一会,有人来报告,果然是周釐王的祭庙着火了,齐景公既 震惊又佩服,给孔子鞠了俩躬:“哎呀!圣人的智慧,超过我们俗人太多了。”(景公惊起,再拜曰:“善哉!圣人之智,过人远矣.”《孔子家语·卷四》)
类似这样的记载还有不少,您觉的孔子象是个无神论者吗?
其实,孔子是否信神,并非本文关注的重点,问题在于,“子不语怪力乱神”为什么能被解释成“孔子不谈鬼神”,并因此成为“孔子不信神”的根据呢?其实,如此被歪曲的,又何止是古人的著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