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删减)
2015年的夏天,我和同修发正念时,我(天目)看见一个和尚,穿着绛色衣衫,脚踏云游鞋,右腿迈出弓步,右掌同时打出功力在全力灭恶,给人一种气吞山河的感觉。我知道他是法海,是历史过去时空中的一个久违的我。我还知道在座的某位同修是曾经的许宣。正念结束,一位同修说:“我看见了一个塔,应该是雷峰塔,在镇妖。咱们中,应该有一个人是法海。”我微微一笑,同修也会意的笑了。
法海,一个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和尚,救了许宣,压了白蛇,在正邪大战中阐述了佛家的要义,即人妖不能相混。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法海却被严重抹黑,成为变异观念里多管闲事的和尚,成为拆散“美好姻缘”的恶人。今天,我来还原一下这个历史人物。
法海,唐朝人,出家前,是相门贵子,及第状元,進入佛门后,苦修去业债,静坐功力长,遂开悟通慧。在山洞打坐中,遭遇白蛇,出家人有好生之德,劝诫白蛇,以法力惮退之。以其一善之念,遂留后憾。
蛇之魔性,不可改之,吞食人之精血,遂成人形,娼之美男,惑吮精髓,乃至许宣。许宣者,天之星宿,不可殒也。法海遂至杭州,辄捕白蛇,压其入雷峰塔,留偈云:“西湖水干,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
这是一件发生在公元859年的事情,上天安排这样的剧本,是有其隐喻的。剧本中的人物名字都是有寓意的。法海的含义是:法力强,领佛前誓约,助许宣逃红尘劫运,留下神传文化;许宣的含义是:许神仙安排,赴命中劫运,宣法海功力,挣白蛇纠缠,人蛇不同途,高僧护运转,摒弃色欲心,随僧修行去。从古至今,一直有人说法海和白蛇斗法,如何如何,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准确的说,是法海在灭恶。白蛇和青鱼在法海面前使不出一点妖术,在法海的法力下,只得现出原形。邪不侵正,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是宇宙的理。
这个故事在唐代就流传,法海的法号是无边佛法在人间的体现,是佛法给世人留下的一个除恶象征和见证,法海这个角色是以绝对维护佛法为准则的。而佛法是不允许动物上人体、吸取人体精华的。法海看见白蛇和青鱼变幻色相迷惑许宣,要的是他宝贵的精血之气。法海出手,救了许宣,将二妖正法,镇压在雷锋塔下。在那样的一个大唐,人们信神的基点是很高的,人们宣扬这个故事,感激法海救了许宣,这得益于历代的高僧和大唐的和尚给世人留下的修炼文化。
到了明代,冯梦龙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本是一篇警世的寓言,宣扬了法海。故事流传到了清代,就增添了诸多情节,出现了盗仙草、水漫金山、白蛇生子的情节,失去了原始剧本的纯正涵义,失去了引领人类道德回归的作用。就连故事中的角色性格都被改变了,白蛇盗人精华,可不是用来生子的,人们看不到白蛇的危害,把它当成美娇娘。许宣贪恋美色,白蛇幻化美女,投怀送抱吸人精华变成了追求美好的爱情。法海则被描绘成多管闲事,拆散美好姻缘的恶和尚。警世寓言成了风月言情小说,白蛇祸害生命,已不会再招致任何道德上的批判。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的同情,以及对传统道德的逆反心理,彻底的颠覆了故事的寓意。于是警世寓言就这样被逐渐改写成发生在杭州西子湖边的浪漫爱情故事。
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遭破坏,有人就大声为白蛇呐喊了,人妖不分的文人,在误导人们,也反映了人们观念的变异和道德的败坏。人们以妖为美,以忠为妄,赞美白蛇、诋毁法海,一代接一代的人喜欢这样的改变,喜欢那样的结局,就使故事完全变了味儿,使其丧失了它原本所起到的教化作用。现在出现了一首歌,叫《法海你不懂爱》,真是悖逆人文,人妖岂能相恋,动物想获得的就是人的精华,用来修成人形。动物一旦修得高了就会成魔,会祸乱世间,所以上天要一小劫、一大劫的杀它,打雷劈死它们。
后来邪党拍电影,在广大农村放映,我记得儿时看《白蛇传》,影片最后,是正邪人物并列仙班,皆大欢喜,这是邪恶因素在倒反天纲。邪党这样做还觉的不解劲,又拍电视剧,剧中白蛇和许宣结婚,白蛇有句台词,大致是这样说的:“这满天法眼,在注视着我,我粉身碎骨,也要追求爱情,追求幸福,我要与天意抗争,绝不屈服。”邪党这样不遗余力的鼓吹白蛇,鼓吹妖魔,为妖魔立传,营造妖魔氛围,因为它自身就不正,是从西方来的幽灵。在《共产党宣言》中邪党告诉世人,它是“幽灵”,加入共产党组织的人都曾经举着拳头对着幽灵依附的党旗发毒誓,说把生命献给它。这是一个危险的宣誓,在另外空间里,幽灵会在发誓的人的前额打上一个兽的印记。把人妖魔化,诋毁神佛,是邪党喜欢做的事情。
法海和许宣演绎了同一剧本的不同角色。上天留下这样一个剧本,是在点醒世人,不要痴迷了本性,不要被色魔迷惑,丧失人的精华。结果这样一个正剧本在流传中被修改的面目皆非,却被末世的人们认同,真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