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 今天 我们谈谈查理·柯克,我们反对一切政治暴力,这句话 必须放在所有讨论的最前面,我热爱这片能让我们把家庭而不是夜总会和无尽的加班放在晚上七点以后的国家,我热爱这片能自由信仰,而不必把领袖的画像挂在耶稣和喇嘛旁边的国家,我热爱可以在任何场合言论自由,并像面包和牛奶一样自然地,摆在自家餐桌上的美国生活方式。
所以今天 我们只做三件事,为人性说话、为自由说话、为停止仇恨说话,此刻 白宫的国旗依然为查理-柯克降下一半,总统宣布 将追授他美国平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请记住 这不是在为某个政治派别,或者某位政治领袖站队,这是在为一个被撕裂的国家,进行一场紧急的人性止血,因为一颗子弹 在光天化日之下,射穿了一位31岁年轻父亲的喉咙,也射穿了美国文明的一道重要底线,让我们先回到悲剧发生的那一刻,用最冷静、最客观的视角,拼凑出这场精心策划的谋杀。
时间 2025年9月10日,星期三 一个阳光明媚的正午。地点 犹他谷大学的户外广场,31岁的柯克正在举办他,「美国回归之旅」巡回演讲的第一站,现场聚集了三千名学生 气氛热烈,有支持者 更有大量的反对者排着队,等着用最尖锐的问题向他挑战,柯克背后的横幅上 是他标志性的口号,「Prove me Wrong!」——来吧 证明我是错的,这本该是美国大学校园里最经典,也最令人引以为傲的一幕,思想的交锋 言论的碰撞 无论观点多么对立,双方都遵循着一个看不见的君子协定,我们用语言来辩论 而非用拳头或武器,然而 在广场对面130米外一栋叫做「洛西中心」的教学楼屋顶上,一双冰冷的眼睛 已经透过步枪的瞄准镜,锁定了辩论席上的柯克。
根据联邦调查局FBI事后公布的监控录像,和现场还原路线图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名凶手是何等的冷静与专业,他选择了狙击 一种最冷血、最疏离,最具政治象征意义 也是最懦弱的刺杀方式,画面显示 凶手穿着一件,印有美国鹰和星条旗图案的黑色长袖T恤,头戴一顶灰蓝色棒球帽 脸上架着墨镜,背着一个黑色大背包,脚上是一双蓝色的匡威帆布鞋,他看起来就像任何一个普通的美国大学生。
从容地走进洛西中心 顺着楼梯一路向上,最终抵达屋顶,在那里 他找到了唯一的、既能清晰瞄准柯克,又便于撤离的狙击位置 他俯卧下来 稳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最佳的时机,中午12点20分左右,当柯克刚刚回答完一个,关于变性人枪手数量的问题时 枪声响了,一颗子弹 以极高的速度 跨越130米的距离,精准地击中了他的颈部,柯克猛地向后一仰 倒在椅子上,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襟,在那片混乱中、尖叫与哭喊声中,完成了致命一击的凶手如同一只冷血的猎豹,悄无声息地滑入阴影之中 他迅速穿过屋顶。从楼的边缘跳下 穿过一个停车场,最后消失在校园附近的一片林地里,FBI在现场找到了他丢弃的高性能栓动式步枪,一枚弹壳 以及清晰的鞋印、前臂印和手掌印。
一场覆盖全美的追捕就此展开,悬赏金额高达10万美元 在最初的48个小时里,这个如幽灵般的杀手,让整个美国都笼罩在不安与猜忌之中,各种谣言开始满天飞 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是说凶手遗留的子弹上,刻有支持变性人和反法西斯的字样,当时 这条信息还仅仅是来自于,一份未经最终核实的执法部门内部通报,我们还在呼吁大家要建立一道理性的防火墙。然而 在犹他州时间9月12日早上8点半案情取得了惊天动地的突破,那个躲在屋顶上的幽灵 终于有了名字和面孔,犹他州州长考克斯 在他当天的直播讲话中,用一句简短而有力话 向全世界宣告,「We got him」——我们抓到他了,川普总统也迅速证实了此事。
那么凶手究竟是谁 子弹上究竟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整个事件中,中共为何对刺杀幸灾乐祸并借此大肆散发谣言,被捕的凶嫌叫泰勒·罗宾逊(Tyler Robinson),年仅22岁 一名犹他州州立大学的在校学生,而当初那些关于子弹的传闻,也得到了最惊悚的证实 这不再是谣言,这是犹他州州长在全世界面前亲口证实的物证。警方在现场找到的未发射的弹壳上,赫然刻着凶手亲手留下的文字,一枚弹壳上刻着 「Hey fascist! Catch!」,「嘿 法西斯 接招吧」,这跟传说中的「安提法」完全不一样,安提法很容易造成对另一个极左组织的仇恨,另一枚弹壳上刻着 「o bella ciao bella ciao」,「Bella Ciao」 《再见了 姑娘》 意大利语,是一首著名的意大利歌曲,它歌颂的是二战时期,反抗纳粹德国占领的意大利抵抗运动,在当代 它被广泛视为,左翼反法西斯斗争的标志性歌曲,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观众都会记得当年南斯拉夫电影《桥》里面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 就是这首革命歌曲,一枚刻着意识形态判决书的子弹,一枚刻着左翼革命战歌的子弹,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为我们拼凑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凶手画像,一个沉浸在网络世界、被极左意识形态深度洗脑,将政治异议者直接等同于「法西斯」,并自认为正在执行一场「正义处决」的年轻人。
根据BBC和CBS新闻引述两位消息人士透露,罗宾逊 是向他自己的父亲 亲口坦白了罪行,我们可以想象 一位父亲,在听完儿子那如同魔鬼般的告解之后,内心经历了何等的地狱一般的挣扎。一边 是血浓于水的骨肉 另一边,是一个被彻底摧毁的无辜家庭和社会的公义,最终 这位父亲做出了那个,最痛苦、却也最正直的抉择,他选择了「做正确的事」,亲手将线索通报给了警方,一个在过去48小时 只存在于我们猜测种的,抽象的、被意识形态扭曲的凶手画像,如今 有了具体的名字 有了清晰的面容,有了家人痛苦的证词,更有了一枚枚刻着仇恨的、冰冷的子弹作为铁证,泰勒·罗宾逊,那个深刻而沉重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凶手是谁」 而是什么呢,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土壤和仇恨教育,制造了这样一个年轻的杀手。
被害人查理-柯克是谁 对很多人来说,他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保守派符号,在这一切被政治化被黑化的标签之下,很多人似乎都忘了 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丈夫 和两个年幼孩子的父亲,在他遇刺的第二天 9月11日,川普总统在五角大楼的追思仪式上,发表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讲话,那段讲话 虽然是为了纪念24年前的国殇,但其中所阐述的价值 却恰恰回答了,我们今天为何要为柯克之死而鸣钟的问题,川普总统在演讲中,回顾了那些在世贸大楼和航班上,生命最后一刻的人们,他们在生命的尽头想到的只有爱 绝不是仇恨。美联航175号航班上的斯威尼,给妻子打电话说 「好好活下去 过得开心」,「 我永远爱你 我们还会再见的」,美航77号航班上的蕾妮-梅,刚刚得知自己怀孕七周,她给母亲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 我爱你」,川普还讲了一个故事: 陆军中士沃克曼,在五角大楼被撞击后 冲进火海,救出了一位全身烧伤的海军中尉,那位中尉对他说 「别让我死」,史蒂夫回答 「我不会的 我抓住你了,后来 这位被救的中尉,加入了追捕本拉登的CIA精英团队,这些在灾难面前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瞬间,这些对家庭的爱 对同胞的责任。这种守望相助、永不屈服的精神,就是我们所说的「美国生活方式」,(American way of life)的真正核心,它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它是由无数普通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用善良、勇敢和节制,所共同编织起来的一张文明之网,这张网 让我们相信 即使观点再对立,我们依然共享着「自由胜过霸道」,「辩论胜于子弹」的文明信念,这是散漫的走过华盛顿街道的,美军士兵的强大内心力量,而不是天安门的刺刀和导弹炫耀的霸道。
就在柯克的鲜血尚未凝固之时。另一颗无形的、但却更为恶毒的子弹,已经射向了美国社会的灵魂,这颗子弹 就是那些对死亡的欢呼与庆祝,据现场目击者 18岁的心理学学生彼得森,向英国《每日电讯报》哭诉,当柯克中枪倒下的那一刻,在她身后不远处的阳台上,一群政治立场偏左的学生,爆发出了一阵清晰可闻的「欢呼声」,「那太可怕了 」她说,「那里没有一丝一毫的人类同情心」,那声欢呼 如同魔鬼的狞笑,瞬间击穿了人类文明的一切伪装,暴露出最原始、最丑陋的恶,如果说 现场的欢呼,还只是一小撮年轻人的无知与残忍。那么 来自媒体精英和政府雇员的冷血言论,则更令人不寒而栗,自由派媒体MSNBC的资深政治评论员Matthew Dowd 在节目中公开表示,柯克生前发表过很多「仇恨言论」,而「仇恨的思想 导致仇恨的言语」,「最终导致仇恨的行动」,他暗示 柯克是「咎由自取」,尽管MSNBC迅速将他解雇并道歉,但这种「受害者有罪论」的调调,却在左翼舆论场中颇具市场,而现在 我们知道了 这种「受害者有罪论」,这种将政治对手「非人化」「黑化」,标签化为「法西斯」的言论 它并不停留在口头。
它会被一个22岁的大学生 一笔一划地,亲手刻在弹壳上 变成一句冰冷的死亡判决,「嘿 法西斯 接招吧 」,那一刻杀手是那么的正义感十足,这就是「第二颗子弹」与第一颗子弹之间,最直接、最恐怖的联系,那些在网络上、在媒体中,日复一日将柯克们描绘成「纳粹」「法西斯」,「仇恨传播者」的声音,他们自以为在行使言论自由,但实际上 他们是在为罗宾逊这样的极端分子,提供思想的弹药和杀人的许可,泰勒·罗宾逊 他只是一个执行者,这个22岁的大学生。
他执行的是一张由无数仇恨言论,所共同编织起来的「处决令」,所以说 咱们今天做节目,今天谴责那些为死亡欢呼的扭曲灵魂时,我们必须意识到 我们谴责的 不仅是枪手,而是那条从高层政治诬陷、司法武器化,再到媒体造谣、网络谩骂,直到子弹上膛的完整的仇恨产业链,嘲笑死亡就是在给下一次暗杀的枪膛,轻轻地装满子弹 为仇恨喝采,就是在为下一个凶手的出现 铺平道路,一个健康的社会,必须对这种幸灾乐祸的文化,进行最低限度的纠偏 这不是什么「言论审判」。
这是在守护我们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尊严,是「人性底线」,因为每一次我们违反这些底线,都是在推高整个社会的仇恨成本,最终 没有人会是赢家,如果说 美国内部那些为死亡欢呼的声音,还只是来自阴暗角落的杂音,那么 来自大洋彼岸中共官方媒体的反应,则是一场组织严密、用心险恶的舆论战,就在柯克遇刺后不到48小时,在中国最大的民族主义宣传网站之一,观察者网的首页上,他们将一篇社评 放在了最显眼最重要的评论区头条位置 而那些生活在海外,以异议人士或海外民运面貌出现的,凡是称呼柯克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的冷血者无不在关键时刻响应着党妈妈的呼唤。
朋友们,大家请看清楚这个标题,《柯克之死 轻于鸿毛》,国内海外他们一起动手了,这是一份来自中共宣传机器的,对这起政治谋杀的终极价值判决和新一轮信息战的指令,让我们深入剖析这篇文章,看看它的字里行间 都藏着怎样的恶毒与谎言,文章开篇用毛泽东的话 为全文定下基调,柯克的死是「替法西斯卖命」,「替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人去死」,所以 比鸿毛还轻,用一种极其幸灾乐祸的笔法,描述柯克的死亡过程,并抛出了它的核心逻辑——「求锤得锤」。
文章写道「他一生鼓吹枪支自由」,却在辩论枪支暴力时被枪杀,这是一种典型的、彻头彻尾的流氓逻辑,为什么说到流氓逻辑呢,它故意混淆了一个基本概念 柯克在干什么,捍卫一项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所赋予的权利,这是一个政治立场,而一个罪犯用非法暴力剥夺他人的生命,这是一项刑事犯罪,如果说 「求锤得锤」还只是在玩弄逻辑游戏,那么 接下来的这句话,则是作者和它背后的宣传机器,毫不掩饰的图穷匕见 文章这么写的说,「就凭这个人对中国的信口造谣」,「我绝不会给他以任何怜悯」 听懂了吧,这句话 就是全篇的「文眼」。
撕下了所有的伪装 赤裸裸地告诉全世界,他们之所以庆祝柯克的死亡 不是因为枪支,不是因为左右 就是因为他是中共的敌人,所以 他不配得到任何同情,他的死是罪有应得 是理所当然,这篇文章 是近年来我所见过的,由一家有官方背景的媒体所发出的,对政治暗杀最为无耻、也最为直白的赞美诗,它不是在评论新闻,它是在向它影响下的亿万中国读者,灌输一种最可怕的价值观,什么价值观?面对我们中共(定义的所谓)的“敌人”,暴力不仅是可以接受的 甚至是正义的,“敌人”的死亡不仅不可惜 甚至是值得庆祝的。
朋友们 这就是为什么有反右有文革,为什么文革学生可以砸烂老师的狗头,为什么六四中国军人可以用坦克碾压广场的学生,为什么医院可以活摘法轮功的器官,因为他们被定义为国家“敌人” 那么下一步呢,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不愿生孩子的年轻人,退休金被侵占的退伍军人,都可以因为不满而成为国家“敌人”,接受值得庆祝的暴力 然而 这出戏还没完,当犹他州州长考克斯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醒公众,要警惕有来自中俄的网路机器人账号,在趁机煽动暴力的时候,观察者网立刻发表了另一篇战斗檄文,标题是什么,《美犹他州长泼脏水 中俄 借机煽动暴力》。
请大家睁大眼睛,看清楚这套炉火纯青的组合拳,第一拳打出来是什么,他们用最恶毒的语言 在自己控制的舆论场里,为暴力和仇恨煽风点火,另一面呢 是个勾拳 当大火真的烧起来,当有人指出他们在纵火时 他们立刻摇身一变,装出最无辜、最委屈的样子,反过来指责别人是在「泼脏水」「甩黑锅」,这就是中共大外宣,最经典的「一体两面」舆论战术,对内 肆无忌惮地煽动仇恨,收割民族主义的流量红利,对外 把自己打扮成理性的、无辜的受害者,跳出道德的洼地,说到底 它们与那个躲在130米外屋顶上的刺客。在最核心的价值观上 是相通的,那个价值观就是 可以用物理的、暴力的手段,让那些他们不喜欢的、反对他们的声音,从这个世界上 彻底消失,这才是今天这起犹他州校园悲剧的背后,最值得我们所有海外华人警醒的,来自中共的最深层的死亡威胁。
那么 问题来了 为什么 为什么中共的宣传机器,会对一个31岁的美国年轻人,年轻的父亲抱有如此刻骨铭心的仇恨呢,为什么他们要用最隆重的篇幅、最恶毒的语言,还有那些隐藏最深的那些海外的特务们,去庆祝他的死亡,答案其实很简单 却又令人不寒而栗。
因为查理.柯克比他这一代任何一位保守派领袖,都更直接、更有效地 将一把尖刀,插向了中共在美国最重要的,也是最隐蔽的长期战略投资,那就是对美国下一代精英的头脑争夺战,这场战争的主战场 就在美国的大学校园,几十年来 中共对美国大学的渗透,是一盘精心布置的「大棋」,从最早的孔子学院 到后来改头换面,无孔不入的各种「语言文化中心」,从对大学科研项目和实验室的巨额资金赞助,到对学生会、学者联谊会的暗中影响,再到利用TikTok这样的社交媒体,对年轻人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改造,中共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赢得今天的某场辩论,而是要赢得整整一代人,他们要培养出一代对中共的邪恶统治抱持着「理解」「同情」甚至「欣赏」态度的,美国未来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和文化名人,他们要在一代美国年轻人的心中,建立起一道防火墙,让「反共」等于「种族歧视」,让批评中共人权等于「不懂中国国情」,他们试图用文化相对主义的迷雾,去模糊民主与独裁的边界,用经济利益的诱惑,去腐蚀自由社会的道德根基,这盘棋 下得极有耐心 也极为隐蔽。
然而柯克是什么存在呢,柯克就像一个鲁莽的「闯入者」,把这场「无声的战争」 用最通俗最尖锐、也最具煽动性的方式——辩论,直接搬到大学的草坪上,摆在了成千上万美国学生的面前,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更为广泛,我们回到柯克的辩论现场 他们的话题是什么,当中共试图将新冠疫情的责任,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叙事轻轻抹去时,是柯克和他的「美国转折点」组织,在全美的校园里 一遍又一遍地,将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或「中共病毒」,这不仅仅是一个称谓之争,这是在用一个最简单的标签,将全球大瘟疫的责任 如同一枚钢钉,牢牢地钉在中共政权的脑门上,让年轻人永远记住 这场灾难的源头在哪里。
当中共用「一国两制」的谎言,粉饰其对香港自由的残酷镇压时,是柯克在他的演讲中 不断地提起黎智英,提起那个年轻人周庭,提起那些在街头流血的香港年轻人,他提醒美国学生 中共的承诺一文不值,今天香港的遭遇就是明天台湾可能面临的命运,也是所有自由世界若选择绥靖最终将付出的代价 这一点 就在9月5号,也就是被刺杀不到一个星期前还在延续着,查理柯克来到了韩国,鼓励韩国年轻人认清共产主义的危害,从这点也得到了证实 他对中共是多么大的威胁,中共刚在台湾韩国,咱们知道刚取得一点政治上的得益成就嘛。
它能不痛恨查理·柯克吗,当中共用「经济发展」的成就,来掩盖其对内部的残酷压迫时,是柯克不厌其烦地向那些对政治冷感的年轻人,普及中共是如何盗窃美国的知识产权,如何利用不公平贸易掏空美国的制造业,如何购买美国的农田威胁美国的粮食安全,他把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问题,转化成了与每个年轻人未来饭碗息息相关的,最直白的警告 他甚至更进一步,将他在校园里所批判的「觉醒文化」和「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共的意识形态控制术 直接画上了等号,美国的文化马克思觉醒哪来的?(来源于)中共,「朋友们 那股正在天安门广场上镇压异议的力量」「和那股正在你们校园里压制言论自由」,「搞『取消文化』的力量」,「它们在思想的根源上 是相通的 」,就这种连接 这个等号一画出来,对于中共来说是致命的,如果说 中共的渗透策略 是像白蚁一样,悄无声息地蛀蚀美国这座大厦的根基,那么 柯克所做的 就是带着一个高音喇叭,和一台探测器,不仅用高音喇叭告知年轻人,整栋楼都处于危险之中,还带着探测器一个个的定位蚁穴,他的「美国转折点」组织,在全美数百个大学校园里建立了分会,形成了一个中共的「统战」手段,难以收买、也难以压制的草根网路。
他不是在国会的听证会上,对着一群西装革履的议员讲话,他是在大学的阳光下,对着一群穿着T恤和牛仔裤的年轻人,面对面地辩论,他把反共 从一个华盛顿的政治议题,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美校园的青年运动,那么这个凶手罗宾逊的出现 以最悲剧的方式,验证了这场「校园战争」的真实与残酷,凶手 就是一个在校大学生,他本来就是个辩论的对方,他用一颗刻着极左意识形态的子弹杀死了,一位试图在校园里传播保守主义思想的领袖。
这是中共最乐于见到的 他们自己不便出手。看到美国的年轻一代,已经开始用他们所熟悉的「阶级斗争」,「敌我矛盾」 「肉体消灭」的思维(来对待不同的声音),柯克 这个中共的「心腹大患」,最终没有死在中共特工的手里,而是死在了一个被西方极左思想,武装了头脑的美国大学生手里 这对中共来说,简直是一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完美胜利,他们只需要在观察者网的头条上,在那些海外的伪装成民运人士的,那些海外特务们的账号里轻轻献上一曲《轻于鸿毛》的赞歌就足够了。
共产党惧怕白宫的制裁 但他们真正恐惧的是失去对美国下一代的思想影响力,为什么那么说呢 因为制裁,制裁的后果可以让中共治下的那些韭菜们承担,而美国的下一代一旦对中共说不,则中共权贵拥有的资源将无法变现,柯克所做的 正是要从根子上刨掉中共在美国校园里经营数十年的「思想根基」,所以 当那颗子弹射出时,在中共宣传机器的眼中,它击中的 不仅仅是一个政敌,它击中的 是那个有可能彻底摧毁他们百年布局的「心腹大患」,所以中国共产党在欢呼,他们不是幸灾乐祸。那是一个潜在的征服者,看到自己最顽强的对手倒下时发自内心的、如释重负的狂喜。
然而 历史往往充满了讽刺,那颗射向柯克的子弹 虽然终结了他的生命,但它却可能让他所传递的讯息,以一种殉道者的方式获得永生,虽然只过去48小时 大家看美国,越来越多的原本声称的左派一夜之间离开极左,许多远离传统美国方式的人们突然走回了教堂,柯克的组织——美国转折点,似乎以这种近乎献祭的方式,扭转了美国人的信与义,朋友们 凶手可以躲在屋顶上 但真相 不能,今天 我们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去解剖一颗子弹背后的层层黑幕,不是为了在伤口上撒盐,而是为了找到治愈创伤的良药,还是那句话 自由胜过压制,辩论比子弹更有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