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根本错误:用“微进化”推导“广进化”
达尔文提出“进化”假说之后,一直受到各方面的质疑,所以后人为了给进化假说提供支持证据,把它扩充成一个假说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两个内容:“广进化”(Macroevolution)和“微进化”(Microevolution)。
4.1 “广进化”是一个物种变成不同物种
所谓“广进化” ,也被称为宏进化,是原始进化假说的核心概念,即一种生物演化成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生物,也就是达尔文所指的物种演化,比如认为始祖猿进化到人¹⁴。
瑞典植物学及动物学学家林奈 (Carl von Linné, 1707—1778)发表《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开启了生物分类的序章,他因此享有“生物分类学之父”的美誉¹⁵。
后人在林奈理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将所有生物都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进行分类。
但进化假说却认为物种的产生有先后顺序,环境压力能选择那些具有生存优势的旧物种,使其更能成功地生存下来,最后带来物种的演化,产生新物种。这是所谓“广进化”学说。
具体来说,进化假说认为人类最早从简单的单细胞发展成植物、水生动物,慢慢爬上陆地成为两栖生物、爬行动物,然后再变成哺乳动物,变成猴子爬到树上,再成为直立行走的猿人先祖,最后变成有文明的现代人。
一个物种跳跃变化到另一个物种,是达尔文所提出的“物种进化”概念的真正内涵,也就是“广进化”。
4.2 “微进化”是“变异”不是“进化”
所谓“微进化” ,描述的是生物种内的多样性、变异度,也就是同一个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水平变化,并不涉及到物种改变¹⁶。
在某些情况下,当生物群体面临环境变化时,可能会出现更有利于某些种类的个体繁衍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人们观察到的是种内变异,并不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4.2.1 飞蛾是“变异”不是“进化”
关于微进化、广进化概念之间的区别 ¹⁷,还有一个经典的教科书级别的案例。
飞蛾的“工业黑化”现象是指飞蛾的颜色在工业革命后由浅色变成深色,这是一个曾经被用来支持进化论、被广泛引用的教科书级别的例子。
工业革命之前,在英国威尔斯农村的树林里,生活着一种胡椒蛾 (Peppered moth)。其翅面多为苍白色,当它们停歇在白色的树皮或苔藓上时,与环境几乎融为一体。但工业革命后,由于污染造成浅色树皮和苔藓减少,白色飞蛾容易被捕食,这时出现了一种黑色的胡椒蛾,它能够更好地隐蔽自己,似乎逐渐成为树林里的主要族群。
在1998年《进化生物学》杂志的一篇综述文章,重新审视 了关于飞蛾工业黑化现象的原始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原始实验方法存在重大缺陷,目前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来支持飞蛾工业黑化现象¹⁸。
然而,无论白飞蛾、黑飞蛾,都是飞蛾,都属于一个种,只是一种种内变异 的现象。这两种颜色的飞蛾本来就存在,黑色的飞蛾在工业污染的环境里的生存繁殖力更高。
真正需要解释的是飞蛾这个物种是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恰恰不是达尔文的进化假说所能解释的。所以,“飞蛾现象”后来被彻底否定了,人们不再用它来支持“进化论”。
4.2.2 耐药细菌是“变异”不是“进化”
在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细菌会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突变,从而生存下来,耐药性细菌就是这么产生的。但是,耐药性细菌还是同一种细菌,并没有变成另外一种细菌。
另外,使用抗病毒药诱发的病毒变异、使用杀虫剂诱发的害虫变化、使用除草剂诱发的杂草变化,都属于所谓“微进化”的范畴,上述那些物种并没有变成别的种类的生物。
其实物种之内的变异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举例如下:
4.2.3 不管何种肤色,都是人
以人类肤色的变化为例,不同的人肤色有所不同,但不论是白种人、黑种人或黄种人,仍然是同一个物种——人。不同肤色的人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居住的比例可能有所不同,但无论住在哪里,都还是原本的人种。
4.2.4 不管红橙黄白,都是郁金香
2023年5月12日第71届加拿大郁金香节 在渥太华开幕,逾百种郁金香分布在120个花圃中,有红色、橙色、黄色、白色,不管有多少种颜色和形状的郁金香,都是郁金香¹⁹。
第71届加拿大郁金香节于2023年5月12日到22日在渥太华举办。(任侨生/大纪元) 第71届加拿大郁金香节于2023年5月12日到22日在渥太华举办。(任侨生/大纪元) 第71届加拿大郁金香节于2023年5月12日到22日在渥太华举办。(任侨生/大纪元)
4.2.5 不管绿甲虫、棕甲虫,都是甲虫
因为绿色甲虫更容易被鸟儿发现并吃掉,而棕色甲虫更容易在树上存活下来,所以在树上生活的甲虫中表达棕色基因的甲虫 ²⁰更容易繁殖。但不管绿色还是棕色的甲虫,都是甲虫。两种甲虫都一直存在,并不是新产生出来的新物种。
不管绿甲虫、棕甲虫,都是甲虫。(大纪元制图)
4.2.6 不管大麻雀、小麻雀,都是麻雀
麻雀于1852年被引入北美。从那时起,北方的麻雀比南方的麻雀体形更大。这种差异可能因为:体形较大的鸟通常比体形较小的鸟更能适应在低温下生存,所以北方较冷的气候可能会有利于体形较大的鸟生存,所以北方生活的麻雀体形更大 ²¹。但是不管大麻雀、小麻雀,都是麻雀,都一直存在着,也没有牵扯到产生新物种的问题。
4.3 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其实,达尔文在《物种起源》这本书里列举的都是所谓“微进化”的例子,他并没有观察到任何从一个物种变化成另一个物种的实际案例。他仅仅通过观察到的种内变异的现象,主观臆断地提出物种之间进化——“广进化”的结论。所以达尔文第二阶段的推理违反了基本逻辑常识,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后来的支持者为了给达尔文的“广进化”提供证据,把种内“变异(Variation)”的概念强加到进化理论体系里,换了个名词叫做“微进化”,试图达到混淆概念、模糊与“广进化”之间的巨大差异、让人相信“广进化”的目的。
“微进化”不等于“广进化”。(大纪元制图)
直到现在,如果用evolution这个词来在科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所得到的论文都是在谈物种之内的“变异”,而没有一篇文章能真正提供达尔文所提出的一个物种能变化到另一个物种的证据。
而任何一个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有新基因(新信息)的产生,但是现有的实验都没有观察到。正如澳大利亚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伊恩‧麦克里迪教授(Prof. Ian Macreadie)这样评论进化假说 :
“你在实验室里看到的要么是基因复制,要么是现有基因的重组,要么是有缺陷的基因(信息丢失),它们可能有助于微生物生存——比如药物不能有效地结合上去,但是你永远不会看到细胞中出现任何新信息。有时,一种细菌可以将信息‘注入’到另一种细菌中,因此它对这种细菌来说是‘新的’——但这种信息必须在某个地方出现,而我们从来没有观察到这种事情的发生。很难想象任何一个严肃的科学家会相信真正的(遗传)信息可以从无到有,自行产生。”²²
(待续)
参考文献:
1. Darwin, Charles.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 . London: J. Murray, 1859. https://www.vliz.be/docs/Zeecijfers/Origin_of_Species.pdf
2. Darwin, C., & Barlow, N. (2005). The autobiography of Charles Darwin, 1809-1882: with original omissions restored. Edited with Appendix and notes by his grand-daughter Nora Barlow. Collins. St James’s Place, London 1958. http://darwin-online.org.uk/content/frameset?itemID=F1497&viewtype=text&pageseq=1 ; https://www.academia.edu/37956477/Darwin_autobiography_sc
3. Francis Bacon.Novum Organum; Or, True Suggestion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ure by Bacon. EDITED BY JOSEPH DEVEY, M.A. NEW YORK. P. F. COLLIER & SON MCMII. https://www.gutenberg.org/ebooks/45988
4.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Newton’s laws of moti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7 Mar.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Newtons-laws-of-motion . Accessed 29 May 2023
5. Bohr, Niels, 1885-1962. Title, On the Quantum Theory of Line-Spectra, Part 1 and 2. Language, English. LoC Class, QC: Science: Physics.https://www.gutenberg.org/ebooks/47167
6. Miko, I. 2008 Gregor Mendel and the principles of inheritance. Nature Education 1(1):134. https://www.nature.com/scitable/topicpage/gregor-mendel-and-the-principles-of-inheritance-593/
7. Lacks S. A. (2003). Rambling and scrambling in bacterial transformation–a historical and personal memoir.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185(1), 1–6. https://doi.org/10.1128/JB.185.1.1-6.2003
8. Avery, O. T., Macleod, C. M., & McCarty, M. (1944).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SUBSTANCE INDUCING TRANSFORMATION OF PNEUMOCOCCAL TYPES : INDUCTION OF TRANSFORMATION BY A DESOXYRIBONUCLEIC ACID FRACTION ISOLATED FROM PNEUMOCOCCUS TYPE III.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79(2), 137–158. https://doi.org/10.1084/jem.79.2.137
9. HERSHEY, A. D., & CHASE, M. (1952). Independent functions of viral protein and nucleic acid in growth of bacteriophage. The Journal of general physiology, 36(1), 39–56.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147348/ ; https://sci-hub.st/ ; https://doi.org/10.1085/jgp.36.1.39
10.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2 James Watson – Facts.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62/watson/facts/
11.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2. Francis Crick Biographical.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62/crick/biographical/
12.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2. Francis Crick, James Watson, Maurice Wilkins.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62/summary/
13. http://darwin-online.org.uk/EditorialIntroductions/Freeman_OntheOriginofSpecies.html
第一版(1859年):http://darwin-online.org.uk/content/frameset?viewtype=text&itemID=F401&pageseq=1
第二版(1860年):http://darwin-online.org.uk/content/frameset?itemID=F376&viewtype=image&pageseq=1
第三版(1861年):http://darwin-online.org.uk/content/frameset?itemID=F381&viewtype=image&pageseq=1
第四版(1866年):http://darwin-online.org.uk/content/frameset?itemID=F385&viewtype=image&pageseq=1
第五版(1869年):http://darwin-online.org.uk/content/frameset?itemID=F387&viewtype=image&pageseq=1
第六版(1872年):http://darwin-online.org.uk/content/frameset?itemID=F391&viewtype=image&pageseq=1
14. Dawkins Vs. Gould.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By Kim Sterelny. 2007 https://www.dropbox.com/s/zqdrb074d7ayx4v/Dawkins%20Vs.%20Gould%20Survival%20of%20the%20Fittest%20Book.pdf?dl=0
15. Müller-Wille, Staffan. “Carolus Linnaeu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9 May.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Carolus-Linnaeus. Accessed 22 June 2023.
16. Nunes, M. D., Arif, S., Schlötterer, C., & McGregor, A. P. (2013). A perspective on micro-evo-devo: progress and potential. Genetics, 195(3), 625–634. https://doi.org/10.1534/genetics.113.156463
17. UC Museum of Paleontology. Berkeley. Evolution at different scales: micro to macro. https://evolution.berkeley.edu/evolution-at-different-scales-micro-to-macro/
18. Sargent, T. D., Millar, C. D., & Lambert, D. M. (1998). The “Classical” Explanation of Industrial Melanism. Evolutionary Biology, 299–322. doi:10.1007/978-1-4899-1751-5_8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07/978-1-4899-1751-5_8
19. 田青 任侨生《组图:世界最大郁金香节 花海绚丽 游人如织》大纪元 2023年05月20日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3/5/20/n14000961.htm
20. UC Museum of Paleontology. Berkeley. What is microevolution? https://evolution.berkeley.edu/evolution-at-different-scales-micro-to-macro/what-is-microevolution/
21. UC Museum of Paleontology. Berkeley. The size of sparrow. Examples of microevolution. https://evolution.berkeley.edu/evolution-at-different-scales-micro-to-macro/examples-of-microevolution/
22. Carl Wieland and Don Batten. An interview with leading Australian molecular biologist and microbiologist Ian Macreadie. https://creation.com/creation-in-the-research-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