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明首页| 新闻综合 | 正见新知 | 软件下载 | 影音美文 | 技术参考 | 论坛 |

*宇明旧版

闪画 雅乐 视频 九评三退 沧桑正道 其他热点 民主人权 万象大千 神传文化 软件下载

美文 笑谈 好书 秘闻内幕 天象人间 轮回漫谈 神奇预言 史前文明 科学新见 技术参考

热点新闻排行

法轮功修炼严禁性乱 中共强行栽赃尽显弱智

【章天亮】二十次准确预测政局的玄机(上)

任长霞丈夫暴亡 “模范公安”再引争议

绝密司法文件!曝光中共群体灭绝罪行

神七造假 中共专家承认“气泡门” 美国专家

中共给神韵开出惊人价码:两场演出值数十亿

冲破中国电视网络封锁的P2P软件正式推出

联合国紧急通过决议 中共尴尬“认罪”

传《二奸二假》遭传讯 南京律师直指江泽民

感悟神韵:两小时中展现的惊世奇迹

【特稿】法轮功是中国政局核心及无法逾越关

中国甘肃大暴动 中共疯了(视频/多图)

大纪元十周年庆典 媒体倒闭潮中凸显价值

我感到佛就要来临(图)

2012年前中国六个龙年大事记

【特稿】认识法轮功真相是读懂香港政局的关

章天亮:也谈郭文贵爆料的背后逻辑

美太空专家揭神七疑点 拆穿央视“太空漫步

成功!李娜彻底击碎中共谎言

央视护卡扎菲 逼急利比亚人中文标语揭谎言

大陆人观看09年神韵DVD有感

温家宝:就是武力解决也要拿下周永康

央视春晚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子!

乌坎综合:中共垮台的时间表

神秘的“龙”,是虚幻还是真实?

抗议不如起义!山东东明组敢死队抗暴

请不要错过2009年除夕夜之精彩

大势已去中共哪里是逃路!

你的婚姻和解体共产党有关系!

破网软件风靡中国 警察公开出售

听说这事后,不信神的人也都相信了

中国爆发禽流感 中共隐瞒疫情残害全人类(

女杨佳杀淫官网上猛发酵 民众称大快 喉舌熄

2012新年伊始 新浪微博惊现实名退党宣言

700张高考作文试卷得零0分的启示

 
您的位置:主页>新闻综合>其他热点>列表

《透视"进化论"》第三章5:这个难题告诉我们:不承认造物主的存在 生命根本不可能诞生

文章出处:大纪元 发布时间:2025-03-24 作者:《透视“进化论”》写作组 点击:

 
【宇明网】

二、充满奥秘的DNA

在人类细胞的细胞核内,有一种独特的生物大分子长链──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英文的缩写是DNA。DNA上有数以万计的编码蛋白质遗传密码的片段,就像精心编码的指令,这些指令的术语为“基因”。

这些指令被翻译后转变成为细胞的不同蛋白质,行使各自独特的功能。生命任何一种新陈代谢和繁衍后代的能力都来自于这些基因。DNA是基因的载体。

2.1 “双螺旋”与“超螺旋”

在过去的七十多年里,科学家揭示了DNA如何用无与伦比的优雅方式,精准地携带了生命的信息。

20世纪最重要、最脍炙人口的科学故事之一,是1953年美国生物化学家詹姆斯‧杜威‧沃森(James D. Watson, 1928—)以及英国物理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 1916—2004)在《自然》杂志上首次报告:DNA是由两条互补的核苷酸链组成,携带了所有的生物遗传信息,控制千变万化的生物活动¹⁹¹。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现代生物学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¹⁹²


DNA无与伦比的优雅,蕴含生命的信息。(Yurchanka Siarhei/Shutterstock)

DNA由四种不同的核苷酸(腺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和鸟嘌呤)组成。单个人体细胞有32亿个核苷酸,它们以精确的顺序排列,可以编码和形成至少25,000种复杂的酶和蛋白质¹⁹³。

人体的DNA使用了四个字母的字母表和语法规则,来存储丰富的遗传信息。它远远超过了任何人类设计的计算机语言。人的整个基因组含3,200,000,000(32亿)个遗传字母,人们也就不难理解DNA为什么可以成为遗传密码的携带者了。¹⁹⁴

科学家目前发现,人类至少有大约20,000个基因。如果将人的一个细胞中的DNA每条链展开大约是4厘米(cm),将46条DNA链首尾相连,将形成2米(6英尺)的长度。如果对人体内所有细胞的DNA进行类似操作,这些展开的链将长达670亿英里,相当于我们往返月球大约15万次的路程。¹⁹⁵

这么长的长度,小小的细胞核也放不下。因此,DNA在双螺旋的结构之上会再扭转,成为更加紧凑的超螺旋,就像老式电话线被扭转之后的样子。

DNA的超螺旋是多层次的,其中包括被缠绕在一组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周围,把DNA卷得更紧,形成染色体。最后把原来4厘米的DNA装入不超过6微米(µm)的细胞核里,这个压缩了近万倍的过程,相当于将一千米长的很细的绳子塞进一个10厘米高的饮料罐里面。

这还只是一条DNA,正常人的每个体细胞内有23对、46条染色体。也就是说,每条染色体都是基因高度盘绕、压缩后的结果。

实际上,DNA的压缩过程十分复杂和精细,是通过多种机制实现的,其中还包括染色质的形成和调控。染色质是由DNA、组蛋白和其它调控因子组成的复杂结构。

一个人要把一千米长的很细的绳子塞进一个10厘米高的饮料罐里面,是要费尽心思才能办到的复杂工程。这样一个复杂有序的DNA压缩包装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智慧的设计师参与,如何能办得到呢?

2.2 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生命的信息从DNA转录产生RNA,RNA再翻译成蛋白质,这是分子生物学中的著名的“中心法则”。

蛋白质的产生过程需要许多种独特的蛋白质和辅助因子参与,里面至少包含两个关键步骤。

第一个步骤叫“转录”。这是以DNA为模板制成匹配的信使RNA链,该链由相似的核苷酸和略有不同的糖分子组成。

第二个步骤叫“翻译”。这时,信使RNA(mRNA)链会走出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并与核糖体合作翻译成蛋白质,这个过程中,核糖体会依据信使RNA的密码子,协调特定转运RNA(tRNA)将氨基酸传递到正在合成的蛋白质链上的对应位置,确保了蛋白质合成的准确性。

由三个特定核苷酸组成一个密码子,每个特定的氨基酸对应一个密码子。一连串的密码子,最后被翻译合成一长串氨基酸长链。这是蛋白质的一维结构,然后折叠成具有特定三维结构的、有功能的蛋白质。

人体细胞基因编码的25,000种蛋白质具有数千种功能,包括来自表面的信号转导、将特定电解质浓度维持在非常严格的限度内、能量的储存和利用、蛋白质的制造和细胞分裂。总之,每个细胞内的DNA负责细胞内精心协调和相互关联的功能的产生和处理。

这还是单纯谈基因碱基对的信息储存,如果考虑到组蛋白、染色体的三维结构还有表观遗传学对DNA的修饰、转录后翻译蛋白表达修饰等等,这里面包含的生命的信息几乎是无穷的。


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大纪元)

2.3 “鸡”与“蛋”的难题

即使美国生物学家米勒(Stanley L. Miller)等人所做的模拟无机物合成生物分子的实验的场景在原始大气中发生过,也就是说,假定氨基酸等能在原始大气中由无机物产生,这离生命的起源仍然还有遥远的距离。

这是因为进化论无法解释蛋白质和DNA在产生时间上的逻辑关系。

生物的新陈代谢是由基因调控的。基因是染色体的片段。除少数原核生物(主要是植物病毒)靠RNA繁殖外,绝大部分生物都通过DNA的复制繁殖。所以,要产生生命,首先要产生DNA(或RNA)。最简单的生物噬菌体(专门吃细菌的病毒)就主要是由一个外壳和内部的DNA分子组成的,但DNA的自然形成面临着两大难关。

复杂的是DNA长链分子中核苷酸排列的顺序。DNA正是借着这四种核苷酸的不同排列顺序产生了不同的基因,并由此产生不同的蛋白质及其它生命所必需的化合物,进而发展出不同的生物性状。

这四种核苷酸在DNA分子中不同排列组合的可能性之巨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然而,这些巨大的排列组合的可能性中,只有一种可能性是可以产生第一个生命的。随机产生这一正确组合的可能性如何呢?

真核生物中蛋白质的平均长度是361个氨基酸,细菌267个氨基酸,古细菌247个氨基酸¹⁹⁶。每个氨基酸都要靠DNA长链上三个相连的核苷酸(称为“密码子”)所决定、编码。一个由340个氨基酸组成的中等大小的蛋白质分子,需由大约含一千个核苷酸的DNA来编码。

即使存在自组织模式,因为DNA仅由四种核苷酸组成,DNA分子的核苷酸有不同的排列组合,一共有4¹⁰⁰⁰(相当于10⁶⁰⁰)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呢?

假设我们以每秒检查一个排列方式的速度来探索这些不同的DNA排列方式。我们从现在开始,以每秒检查一个排列组合的速度持续进行,即使经过整个宇宙的寿命(宇宙大约存在了138亿年,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因此,宇宙存在了约138亿年×365天×24小时×60分钟×60秒= 约 4.35×10¹⁷秒,最多不超过10¹⁸),也仅仅只是10⁶⁰⁰的一个零头。

这就意味着,DNA分子是根本无法通过随机组合的方式产生的。

 
人DNA长链中的核苷酸排列组合的数量巨大。(大纪元)

人们在最简单的原核生物中看到的DNA分子,含有几千个核苷酸。可见,无论宇宙的年龄有多长、“进化”速率有多快,单靠随机组合产生第一个生命所必需的DNA分子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其次,DNA分子形成时,需要各种酶的参与,而酶是一种蛋白质,但是,蛋白质要在DNA链上的基因的指控下才能合成。

像“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一样,在第一个生命产生之际是先有DNA分子呢,还是先有这种DNA形成时所必须的蛋白质(酶)呢?答案是──必须两者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这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告诉人们,如果不是“造物主”已经有了设计生命的蓝图、提前都准备好了生命产生的必需零件,任何一个生命根本上是不可能诞生出来的。

2.4 无与伦比的存储优势

除了缺乏蛋白质或核苷酸能自发形成的证据外,达尔文进化假说的不可克服的另一个问题,在于DNA包含的复杂信息。¹⁹⁷

由于DNA在存储数据方面的诸多明显优势,科学家们一直试图通过学习DNA存储数据的方式来优化人类的数据存储方案。2012年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丘奇博士(George Church, 1954—)研究发现,每克DNA能存储1.28拍字节(petabytes,PB)。¹⁹⁸

化学家乔纳森‧萨尔法蒂(Jonathan Sarfati)解释说:“针头大小的DNA中可以存储的信息量,打印出来的纸的厚度相当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500倍。”¹⁹⁹

中国科技企业360的创办人周鸿祎,2022年在“搜狐财经峰会”的视频演讲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我还是相信有造物主,我不太相信进化论。DNA的螺旋,从它存储的能力来讲,一克的DNA,能储存1EB的数据,我现在存了2EB的数据,用了几十万台服务器,完全不可比。那么讲人工智能,给你举个例子,深度学习的算法,如果模拟一个老鼠的能力,可能需要一个小镇的电力。但是人的大脑这么聪明,只消耗25瓦电量,大点可能50瓦,也就消耗这么多能量。但是如果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如果能模拟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人的能量,可能需要消耗整个地球的能量,可能都不一定够。最后决定这个世界能不能运转,我认为完全是依赖于能量的消耗。”

1EB=10⁹GB,也就是十亿倍的GB,大约是现阶段一部顶配iPhoneX手机存储能力的400万倍。在数字资料的存储方面,DNA存储技术与传统的存储方法相比有着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

周鸿祎虽然语句简短、没有太多论述,但是他几句话就点出来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人体DNA蕴藏的智慧,与人工智能的智慧有天壤之别。

前面已经有充分的数据证明DNA不可能通过达尔文的进化机制自发产生,而且无论人工智能怎样自然努力,也无法与DNA蕴藏的智慧和能力相比。那么,是什么样的智慧生命设计并创造了人体奥妙无穷的DNA呢?

2.5 DNA之复杂令进化假说瘫痪

基于对DNA复杂的编码信息、不可思议的DNA结构以及难以解释的数十亿个核苷酸所蕴藏的巨大编码信息,可以合理地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过“自然选择、逐渐演化”的达尔文理论来解释生命的化学起源,存在严重的可行性问题。

不同的物种之间,基因很不一样。根据达尔文的随机突变的假设,大部分突变是随机的,这里面有一个很小的概率,才能产生一个有意义的突变。一个有意义的突变能够存活、传代、稳定下去,还得克服很多小概率事件。产生一个有意义的基因突变尚且如此小概率,那么多的基因突变同时发生,累计起来就是天文数字。

进化假说所描述的那种偶然而微小的、经过数百万年所积累的变化的速度之慢,无法说明生物界过去历史中所发生的奇异变化。进化假说在人体系统、细胞、生物大分子等多个层面的精妙复杂性面前,几乎瘫痪。

美国生物化学家贝赫教授曾说:“面对现代生物化学所发现的细胞的巨大复杂性,科学界陷入瘫痪。没有一个哈佛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或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科学家,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根本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详细说明细菌的鞭毛、人的视力或血液凝固是如何产生的,或者任何复杂的生化过程是如何以达尔文主义的方式发展出来的。但我们人类存在在这里,植物和动物存在在这里,复杂的系统存在在这里,所有这些东西都以某种方式来到这里。那么如果不是以达尔文主义的方式,那又是如何发生的?”²⁰⁰

曾是著名的无神论者之一、英国的安东尼‧弗卢爵士²⁰¹(Sir Antony Flew)说,“我认为DNA材料起到的作用是,通过产生生命所需的安排的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性,表明了,必须有这种智慧的参与,才能让这些极其多样的元素一起协调工作。”²⁰²

当我们踏进一个房间,眼前呈现的景象是,所有物品都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就像一幅精心绘制的画作,每个元素都在恰到好处的位置上。我们的直觉告诉我们,这里一定是有人在打理的。这个房间散发着管理的氛围,仿佛有一个看不见的守护者在背后细心呵护。一切都被妥善安排,没有丝毫的混乱或杂乱无章。

我们可以想像,这个屋子的管理者是一个组织能手,拥有卓越的设计能力。他可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思,精心选择每个物品的位置,确保它们相互呼应且容易被找到。

这个房间仿佛是一个微观宇宙,展示着秩序的魅力和人类的智慧。这是一种对设计、创造者和细心呵护者的赞美。

人体的神奇和DNA的奥秘让人不得不惊叹:这背后一定是有其他智慧生命(“造物主”)的参与,才会让人体各个层次都能展现出如此神奇玄妙的结构和功能!(待续)


参考文献:

173. Cohen, E. J., Ferreira, J. L., Ladinsky, M. S., Beeby, M., & Hughes, K. T. (2017). Nanoscale-length control of the flagellar driveshaft requires hitting the tethered outer membrane. Science (New York, N.Y.), 356(6334), 197–200.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m6512

174. Rhett Morgan. A Doctor and Author Makes His Case for Intelligent Design. Kirkus Reviews.
https://www.kirkusreviews.com/news-and-features/articles/geoffrey-simmons/

175. Darwin, Charles.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 . London: J. Murray, 1859.
https://www.vliz.be/docs/Zeecijfers/Origin_of_Species.pdf

176. Behe, Michael J., 1952-. (2006). Darwin’s black box : the biochemical challenge to evolu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https://www.difa3iat.com/wp-content/uploads/2014/08/Behe_Michael_J_Darwins_Black_Box_The_BiochemicaBookZZ.org_.pdf

177. Hunter P. (2022). Understanding redundancy and resilience: Redundancy in life is provided by distributing functions across networks rather than back-up systems: Redundancy in life is provided by distributing functions across networks rather than back-up systems. EMBO reports, 23(3), e54742.
https://doi.org/10.15252/embr.202254742

178. Chu, H., Tung, H., Clinciu, D. L., Hsu, I., Wu, C., Hsu, I., Lin, W., & Pan, J. (202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Self-Healing and Self-Health Management in Older Adults: Perspectives From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Older Adults in Taiwan.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 Medicine, 8.
https://doi.org/10.1177/23337214221077788

179. M. J. Rosenau. (February, 1921) Experiments Upon Volunteers to Determine the Cause and Mode of Spread of Influenza, Boston, November and December, 1918. Treasury Department: 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p. 5 – 41. Permalink: http://hdl.handle.net/2027/spo.3750flu.0016.573

180. Kolata, G. B. (1999). Flu: the story of the great influenza pandemic of 1918 and the search for the virus that caused it.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https://cmc.marmot.org/Record/.b10994555

181. Killingley, B., Mann, A.J., Kalinova, M. et al.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viral kinetics during SARS-CoV-2 human challenge in young adults. Nat Med 28, 1031–1041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1780-9

182. Dettmer, P. (2021). Immune: a journey into the mysterious system that keeps you alive (First edition.). Random House.
https://libcat.arlingtonva.us/Record/240258;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jBvoucBb4SAAP7L9Xi4XvD9_LpZjjV8p/view?usp=drive_link

183. Erulkar, Solomon D. and Lentz, Thomas L.. “nervous syste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1 May.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nervous-system. Accessed 6 June 2023.

184. Pfeifer, Samuel. Supporting the Weak: Christian Counselling and Contemporary Psychiatry.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WORD PUBLISHING, Nelson Word Ltd, Milton Keynes, England ISBN 0-85009-599-9. 1994. Chapter 3 The miracle of the human brain.
https://www.seminare-ps.net/en/WEAK/MENTAL_HEALTH_CHRISTIAN_CONTEXT.pdf

185. Khan YS, Farhana A. Histology, Cell. [Updated 2023 May 1].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3 Jan-.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54382/

186. Cooper GM. The Cell: A Molecular Approach. 2nd edition. Sunderland (MA): Sinauer Associates; 2000. The Nucleolus.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9939/

187. Alberts B, Johnson A, Lewis J,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edition. New York: Garland Science; 2002. Transport from the ER through the Golgi Apparatus.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26941/

188. Kalra A, Yetiskul E, Wehrle CJ, et al. Physiology, Liver. [Updated 2023 May 1].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3 Jan-.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35438/

189. Michael Denton. Evolution: Still A theory in Crisis. Discovery Institute Press, 2016.
https://www.scribd.com/book/494224598/Evolution-Still-a-Theory-in-Crisis

190. Vallejo, G., Maschi, D., Mestre Citrinovitz, A. C., Aiba, K., Maronna, R., Yohai, V., H. Ko, M. S., Beato, M., & Saragüeta, P. (2010). Changes in global gene expression during in vitro decidualization of rat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222(1), 127. https://doi.org/10.1002/jcp.21929

191. WATSON, J., CRICK, F. 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Nature 171, 737–738 (1953).
https://doi.org/10.1038/171737a0;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38/171737a0

192. Peifer M. The Eighth Day of Creation: looking back across 40 years to the birth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the roots of modern cell biology. Mol Biol Cell. 2020 Jan 15;31(2):81-86. doi: 10.1091/mbc.E19-11-061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960408/

193. Joseph A. Kuhn (2012) Dissecting Darwinism, Baylor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Proceedings, 25:1, 41-47, DOI: 10.1080/08998280.2012.11928781; https://sci-hub.st/10.1080/08998280.2012.11928781

194. Chelsea Toledo and Kirstie Saltsman. Genetics by the Numbers. Posted June 12, 2012. https://nigms.nih.gov/education/Inside-Life-Science/Pages/Genetics-by-the-Numbers.aspx#:~:text=3.2%20billion&text=That%27s%20how%20many%20base%20pairs,day%2C%20for%20about%2050%20years. Accessed on July 8 2023.

195. Chelsea Toledo and Kirstie Saltsman. Genetics by the Numbers. Posted June 12, 2012. https://nigms.nih.gov/education/Inside-Life-Science/Pages/Genetics-by-the-Numbers.aspx#:~:text=3.2%20billion&text=That%27s%20how%20many%20base%20pairs,day%2C%20for%20about%2050%20years. Accessed on July 8 2023.

196. Brocchieri, L., & Karlin, S. (2005). Protein length in eukaryotic and prokaryotic proteome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33(10), 3390-3400.
https://doi.org/10.1093/nar/gki615.

197. Joseph A. Kuhn (2012) Dissecting Darwinism, Baylor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Proceedings, 25:1, 41-47, DOI: 10.1080/08998280.2012.11928781; https://sci-hub.st/10.1080/08998280.2012.11928781

198. ROBERT F. SERVICE. DNA could store all of the world’s data in one room. New algorithm delivers the highest-ever density for large-scale data storage. 2 MAR 2017.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dna-could-store-all-worlds-data-one-room

199. Gitt, W., Dazzling design in miniature, Creation 20(1):6, 1997; creation.com/dna.
https://creation.com/dazzling-design-in-miniature-dna-information-storage-creation-magazine

200. Behe, Michael J., 1952-. (2006). Darwin’s black box : the biochemical challenge to evolu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P187: https://www.difa3iat.com/wp-content/uploads/2014/08/Behe_Michael_J_Darwins_Black_Box_The_BiochemicaBookZZ.org_.pdf

201. Stefon, Matt. “Antony Fl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4 Apr.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ntony-Flew. Accessed 11 July 2023.

202. Antony Flew Quotes. “I now believe there is a God…I now think it [the evidence] does point to a creative Intelligence almost entirely because of the DNA investigations. What I think the DNA material has done is that it has shown, by the almost unbelievable complexity of the arrangements which are needed to produce life, that intelligence must have been involved in getting these extraordinarily diverse elements to work together.”
https://www.goodreads.com/author/quotes/143385.Antony_Flew

宇明固定域名 http://yuming.qxbbs.org

[读者投稿与反馈(欢迎留言!)]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梅森 :网络“大V”司马南为啥翻车?

《透视"进化论"》第三章5:这个难题告诉我们:不承认造物主的存在

千百度:315晚会 系统性漏洞上的一张华丽的创可贴

惠虎宇:美国禁毒 须内外兼治

《透视"进化论"》第三章(4):细胞如此精密有序协调运作 靠的是"随

美法官判中共对新冠疫情担责 罚款240亿美元

《透视"进化论"》第三章(3):谁给了神经系统这些"智慧" ?可笑的

张菁:山东足球队退赛 中共为何不敢公开真实原因

颜丹:“盛世”中国给“外卖小哥”缴社保 怎么这么难?

华盛顿观察家:是采取果断行动的时候了 这关乎保护美国的灵魂

[ 关 闭 本 页 ]


请使用IE5.0 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
Copyright(C)2003-2008 YuMing sit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宇明小站 Copyright (C)2003-2008 ,保留全部权利 ,欢迎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新闻只代表文章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