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八股文,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认为那是形式死板、内容空泛、陈旧腐朽的代名词。还有不少人说八股文是禁锢思想、埋没人才的封建糟粕。总之,“八股文”三个字绝对是现在人们口中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
可是事实是,大多数人连一篇真正的八股文都没有读过,它是如何禁锢思想的?又为何说其陈旧腐朽?似乎人们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个话题,聊一聊明清两代莘莘学子所刻苦研习的八股文到底是什么。希望可以借此厘清人们固有印象背后的原因,并谈它的真实情况。
什么是八股文
八股文又称制艺、时文、八比文,是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据《明史》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八股文原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刘基所确立的,因其要求文章内要有四段,每段两股对偶排比之文字,合共八股,故此称之。值得注意的,八股文的格式的确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到明成化年间大体成型完备。
八股的格式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其每个部分都有规定的写作要求。具体来说,考生要首先进行“破题”,“破题”就是将题目的意思破释开来,但又不能直说题意,一般不出现题目的字眼而将题意说的圆融透彻为佳,有点类似写诗时的含蓄表达。
“破题”之后便是“承题”,这部分是把“破题”中的主旨承接而下,用四五句引申言之。换句话说,这两部分作为文章的开头必须做到开宗明义。
元末明初时,文人写作好浮藻,絮絮叨叨说了一堆却没有什么重点,为了矫正当时这种不良的学风,明太祖要求“一凡作四书经义,破承之下,便入大讲,不许重写官题”。(《大明会典》)
接着写“起讲”,这一部分必须写明题意,笼罩全局,如人之咽喉。然后到“入题”,这部分的作用是从上文引导至本题,也可不写入题,直接写下文。
接下去从“起股”到“束股”就是真正八股的部分,也就是议论部分了。“起股”是用排比文开始议论,其立意之轻重、文字之长短,声调之缓急,以至于语气助词的用法,都必须两两相对,重在提起全篇气势。“中股”是全篇重心,要求承上启下,灵活轻便。接着写“后股”,阐述中股所未尽之理,要求庄重踏实。而“束股”就是用来收束回应全篇,宜短不宜长。总的来说,行文时,要求应重实避虚,俱求实效,不得空发议论。最后到“大结”即是结尾,此时不需对偶,用以抒发情感,总结全文。
可以看到,虽然八股的格式较为固定,但考生仍有很大的空间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规定范式实际上是帮助考生行文更有条理,逻辑更加严密,承接和过渡更加自然。
不但如此,八股文并不是人们印象里的古板无聊、言之无物的空洞文章。“令作文务要纯雅通畅、不许用浮华险怪艰涩之辞。”,“务要醇正典雅、明白通畅、合於程式者、方许取中”从考试的要求来看,八股推崇行文雅正,摒弃浮夸的炫技文风。而且八股文对字数也是有要求的,明初规定乡试会试《五经》义限五百字,康熙年间要求限五百五十字。如此来说,八股文的内容应是相当精简的。
时至今日,中国学生的作文教学仍然能见到八股文的影子。比如开头的直入主题和结尾的总结全文,正文中大段大段的排比对仗的文字,以及文章的过渡和承上启下等等等等,都是非常实用的写作方法。
八股取士的优点
谈八股取士的优点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科举考试并不是文人无拘无束的翰墨场,而是一种为了选拔官员而专门设计的能力考试,故而它一定是为了适应科举各方面需求的。
首先,八股文的写作是有特定备考范围的,考题规定采用《四书》、《五经》的原文,内容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因为要照顾到学生的精力和财力,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范围,面对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学生将无从学习。而有了相同的教材,就等于有了一个公平的学习环境。
学生们在长期的儒家经典的学习中,也是在不断的提升着自己的人品道德。而且作八股文时要求学子要“代圣人立言”。就是说,写作时学生必须站在圣人的角度上思考,议论。在这种长期的思维习惯的影响下,学生们也会将圣人的言行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不知不觉中提升着道德。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修习德行的方式,乃真正的德育之法,非常有借鉴意义。
中举为官后,有着长期道德修养基础的官员们便能教化一方百姓,施行仁政,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即便考生最终名落孙山,这些士人们仍然可以将仁义礼智信等传统观念播撒在各自所处的环境中,所起到的正面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就考试本身而言,八股文使用同样的文风和写作格式使评卷更为标准客观。古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对于文章的好坏优劣的评判本身就是难点,其判卷者的主观想法越多,越不利于科举的公平性。试想,如果将李白的《将进酒》和苏轼的《赤壁赋》放在一起硬要评个高低,恐怕大家要吵上三天三夜了。八股文要求文章风格“醇正典雅”,“典实简古”,考生们通常会避免使用浮夸的辞藻。在固定的范式中,文章的观点、文笔、逻辑的对比就会非常明显,这极大的提高了评卷的公平和效率,符合以才取士的宗旨。
但也有不少人因为八股的格式固定,就说它模式僵化,禁锢思想。其实这些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就拿律诗而言,其格式更加固定、模式更加“僵化”,不但要求平仄和押韵,中间四句必须两两相对,创作者还要在有限的字数内把情和景容在一起,在承转合的节奏中进行艺术化的表达,如此多的限制可谓是难上加难。可是即便如此,从古至今仍旧涌现出了无数佳作,根本不影响它的可读性。
而八股文在程式上参考了散文的章法、骈文的排偶和近体诗的格律,因此天然就具备了它们的长处和美感,甚至可以说是集中国古代文体之菁华。“论者以明举业文字比唐人之诗,国初比初唐,成、弘、正、嘉比盛唐,隆、万比中唐,启、祯比晚唐云。”(《明史·选举志》)这又何来陈旧腐朽之说?
许多人批判八股不能选拔人才,其实这较高的创作门槛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筛选机制。而且科举不只是考八股,还要考策文、论判及政府公文的拟定。况且科举要经童试、院式、乡试、会试及殿试,考生们要经历一层层的学习、培训、教育、考核过程,是一套非常系统、科学的选拔制度。如现代教育中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样,难度是不断加大的。
其实能登科中举的学子们,都有着相当强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判断力,现代人把那种“死读书”、“孔乙己”的腐儒形象套用在当时的学子和士人身上不能不说是极其片面的。
明代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论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为万历皇帝所出的殿试试题,是唯一存世的真品状元卷。他在文中论述了帝王与百姓、政策与法治,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全篇气势磅礴、观点鲜明、说理透彻,一气呵成,哪里有什么所谓的死板、老套?赵秉忠官至礼部尚书,其人品行高尚,刚正不阿,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之才,又何来八股埋没人才一说?
“时艺所论,皆孔、孟之绪言,精微之奥旨。参之经史子集,以发其光华;范之规矩准绳,以密其法律。虽曰小技,而文武幹济、英伟特达之才,未尝不出乎其中。”,“清代名臣多由科目出身,无不工制义者。开国之初,若熊伯龙、刘子壮、张玉书,为文雄浑博大,起衰式靡。康熙后益轨于正,李光地、韩菼为之宗。桐城方苞以古文为时文,允称极则。雍、乾间,作者辈出,律日精而法益备。”(《清史稿》)八股取士在五百多年的实践中,选出了无数文武全才,这是不争的事实。
除此之外,科举规定的程式能有效的防止作弊。在宋朝时就有人在试卷内容的开头结尾中使用虚词作暗号,串通考官作弊。到了明清时期,防止作弊手段也更加完善了,除了糊名和誊录外,考试时,考官们会现场给学子们发放特定的虚字,这更减少了作弊的可能性。可见,当时倡导的公平取士绝不是口号虚言。
从大了说,公平的环境给了底层的学子以机会,打通了社会阶层流通的脉络,很好的缓解了阶层固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正因如此,这更加促进了国人崇文重学的社会氛围。相较之下,现今中国大陆的教育却是一片乱象,一方面“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另一方面中产们“鸡娃”之烈古今罕见,所谈皆是“成绩”、“学校”、“钱途”,足见社会阶层的固化板结与腐化学风的程度之深,此皆人们只重利益而不重德育之弊也。
八股文和科举制度的废除及其影响
当然,肯定有人会质疑:既然八股文有这么多优点,它怎么就被废除了呢?其实,八股的废除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彼时的世界,早已在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变革中改换了面貌,传统之势日渐衰微。而中国又败于欧洲诸国和日本,大量割地赔款,这激起了天下读书人的愤慨,不少士人急于给国家灌下一剂猛药,希望一夜之间便能救中国于强敌环伺的危险之中。
1895年,康有为联络各省一千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直言发展教育、推广西方科学文化,并提出“八股取士”戕害人才,是称“公车上书”。
从理性上讲,科技的无序发展和其强大的力量狂妄了人心,进而孕育了许多反传统的理论已经影响了当时的一部分士人。清廷内部,改革和保守之争参杂在各自的利益之中,使得时局变得异常复杂激烈。改革之士将矛头指向八股和科举制度,所言夸大、极端、片面,成了因改革需要所树立的一个“虚拟敌人”,剑锋直指守旧派人士。科举制度和八股文因此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挑战。
1901年,清廷宣布改革科举,停止八股文考试,八股文走到了历史的尽头。1905年,清廷宣布:“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绵延1298年的科举制度从此终结。
同时,清廷改革教育,建立学堂,引入西学。在京师大学堂落成后,光绪皇帝对在场的学生发表讲话时说“然而这个心中之贼究竟是什么呢?在朕看来,这第一个贼就是伪善!平常大家学习程朱理学,学到的无非是,存天理,灭人欲。可是翻翻我们的历史,历朝历代,靠圣人之学,仁义道德当真就能够治国平天下了?满口仁义道德是无法挽救一个国家的危亡的,你们想想,你们所学的四书五经、你们苦苦研习的八股文,能够抵抗洋人的坚船利炮吗?能够改变贪腐横行,土地兼并,流民千里,国家积弊丛生的局面吗?重名节而轻实务,这里面隐藏着的其实就是虚伪和虚弱。再说说你们,如果这次朝廷没有下旨,让京师大学堂的学子们毕业后,能够享有科举及第的待遇,你们能弃科举而就新学吗?朕不是责怪你们,朕只是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明白,道德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也根本改变不了一个国家的命运,空谈道德仁义,就是世间最大的伪善。”
光绪帝有着变法图强之决心,可他却不知道社会之所以危机丛生,正是道德下滑人心堕落所致。如果没有道德作为国家的支撑,即便武力再强大的朝代也无法长久,这是历史早已证实了的。
此时的清廷衰颓之像尽显,鸦片泛滥、义和拳乱、太平天国运动,各种因人心堕落导致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所孕育的危机接踵而至。而他却误以为改革就必须把古老善良的观念一同革除,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误。
“陵夷至嘉、道而后,国运渐替,士习日漓,而文体亦益衰薄。至末世而剿袭庸滥,制义遂为人诟病矣。”《清史稿》的说法切中时弊。混乱的世道,不良的学风,促使八股取士的弊端突显。光绪帝搞错了因果关系,其实他所言八股文之弊病,乃是人心的弊病,而非考试之弊也。正因如此,废除科举并没有挽救清廷,而是严重打击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和八股文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思想及价值理念。
当然,笔者并不是反对改革,反对西学。事实上,历代英明的统治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守旧之人。关键在于改革是为了顺应时代的步伐,而不是自我诋毁式的文化毁灭。以至于在中国后来的变革中,都延续了这种自我文化诋毁式的极端改革因子,因而最终给了共产邪教祸乱神州大地以生存的土壤。在中共发动“文化大革命”后,五千年神传文明根脉几近断绝,科举和八股以及背后的儒学内涵更成了中共极力批判诋毁的对象。
无奈的是,即便所有中国人都知道共产党在篡改历史,破坏传统,但只要一谈到那些具体的问题时,大部分人仍然如鹦鹉学舌一般,重复着中共的那些谎言并信以为真。正因如此,八股文才会成为人们口中迂腐陈旧、禁锢思想的代名词。中共正是通过批判八股文来诋毁程朱理学,破坏儒家学说背后的传统理念,目的是用来“解放思想”,灌输给人们无神论和斗争哲学,最终摧毁中国人的道德,用心极其险恶。
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在中共历次的运动中被摧毁殆尽,现今社会乱象丛生、民怨沸腾,正是其毁灭传统的恶果。可笑的是,疯狂批判“八股”的中共,却将其“党八股”发扬光大。它的报纸文章、新闻稿件、政策宣传,甚至连基层官员的工作会议都充斥着歌功颂德的马屁和自吹自擂的谎言,所言皆是模板套路,絮絮叨叨废话连篇。以至于随便一个毫无从政经历的普通民众一开口,都会冒出诸如“同志、宣传、贯彻、执行、斗争、代表、路线、号召、奋斗、会议精神、提高认识”等等各种各样的“党八股”词汇,中国人的语言体系已被中共破坏的体无完肤,其洗脑之甚可见一斑。
在这种错误观念和中共谎言欺骗下的今天,八股文连同科举制度一起,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中,有识之士们迫于大多数人的嘲笑和不解,再也不敢发表不同于中共的见解,实乃中华文化的一大劫数。
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
平心而论,不管诋毁之声是多么强烈,没有人可以否认中华文明在历史上的辉煌成就,而她所孕育出的科举制度的影响其实早已遍及全球。
在亚洲,越南和朝鲜在历史上皆实行科举制度,而日本在8、9世纪时,便仿造唐朝的科举制度举办贡举。
不只是亚洲,法、德两国也因受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而建立了通过考试选拔文职官员的制度。其后,英国也大力改革官员选拔制度。1853年,英国皇室任命查理·特罗威廉和斯坦福·诺斯克特两位爵士草拟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方案。其草拟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中指出,建议学习、实行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公开、竞争的考试来招聘官员。此报告最终被英国国会采纳。
受此影响,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改革美国文官制度的法案》,现代公务员制度最终确立。可以这么说,如今全世界所通用的官员选拔体系,根本上是来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
结语
科举制度起始于隋,发展于唐,成熟于宋,鼎盛于明清,八股取士更是历明清两代五百余载,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万历中兴、康乾盛世而日盛,足以反驳一切诋毁之语。回归理性平和,不随中共云而亦云,才是我们得以寻回传统,重塑社会道德和人心的基础。届时,中华文明自会为我们显示出其超乎寻常的正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