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共强推国企和民企混改后,近日,中共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将抽调100名官员,进驻阿里巴巴等第一批100家大型私企,作为“政府事务代表”。有网民认为,中共开始吞并私企了。 根据中共浙江省政府新闻门户网站“浙江在线” 报导, 9月20日,杭州市举行全面实施“新制造业”动员大会,会上发布了“新制造业计划”。中共杭州市政府将抽调100名官员,进驻阿里巴巴、吉利控股、娃哈哈等第一批100家大型私企,作为政府事务代表。
中共杭州市政府声称,此举是为了所谓的“服务重点企业”,“为企业协调解决各类政府事务”、“项目落地推进”等。
根据会上发布的“关于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未来,杭州将重点培育引进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机械、化纤、化工、橡胶、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保护传承丝绸、茶叶、工艺美术、中药等经典产业,全面整治“低散乱”企业和淘汰落后产能。
以上信息引发网民热议:“公私合营再上演。”“要国有化啦。”“所有领域都想进驻、占有。”
“ 成立党支部还不够?中共直接派人插手民企了。”“(民企)要完的节奏!”
“那就把《企业法》改成必须有政府派驻代表呀,一个屁就把宪法改了,改个《企业法》洒洒水啦。”
“中国法治就是笑话,人治大于法治,中共都不把宪法放在眼里了,想也知道不可能会遵守,为了利益什么都敢做。”
“养肥了都要宰的节奏,或早或晚。”
“辛辛苦苦奋斗一辈子,到头来死在了中国梦里边。”
“就只有中国特色才会这么干吧。”
“嘴上说要制造一流营商环境,做的却是背道而驰。”
“大企业开始了,小企业还能幸免么?”“细思极恐。”
“这么个搞法,马云才提前退休的。”
“以前有句话,企业做大了就不是自己的,现在看那俩马,我觉得企业做大了,命都不是自己的!两盘马肉是前菜,接下来还有郭广昌(复星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万达集团董事长),井盖许(恒大集团创办人许家印),赵格格(赵薇),史玉柱(巨人网络董事长),碧桂园……好好排队啊,一个个来。”
上述网民说的“俩马”是指(刚卸任的)“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和“ 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
近日,马云正式从自己创建的阿里巴巴集团退休,外界普遍认为马云是情非得已。10天后,马化腾也卸任腾讯旗下“腾讯征信”法定代表人。英国《金融时报》报导说,阿里和腾讯曾拒绝交付客户贷款数据给中共官方成立的机构,疑因此马化腾被迫走人。
前财经记者刘先生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官方一定会将金融掌控在自己手里,并且从马云,再到马化腾,无论是官方为掌控金融,还是内部的利益争夺,都会在大型民企内出现愈来愈多的变革。
刘先生说:“在中国的环境里,不给的话,(中共)分分钟弄死他。现在是重新回到共产党建政的时候,安邦被没收了8、900亿的资产。”
有评论人士说,目前,美中贸易战正在加速中国经济下滑,而经济危局很可能引发政治危机。 中共担心自己随时都可能垮了,在做末日挣扎。
大纪元专栏作家张翎燊表示:这个党正上演着最后的疯狂,可无论它怎样疯狂也挡不住时代的进步。终有一天,共产党会被送上历史的断头台!#
惊爆 阿里哇哈哈吉利等百企被接管 还试点接管民企财务 全国要推广
中国浙江省官方建立的《浙江在线》20日报导,杭州市将派遣「政府事务代表」进驻100间企业,总部在杭州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汽车巨头吉利控股、饮料食品巨头娃哈哈等著名中国企业通通不例外。中共此做法被网民认为是公私合营再上演。中共篡政之初,就是通过向私人企业派驻代表的方式逐步接管企业经营权后,再通过象征性赎买,以极低的价格强制抢夺了所有私企业主的财产,收归“国有”。此外,太原还试点接管民企财务,估计要全国推广。
自由时报引述该报导称,杭州市在20日举办的「新制造业」动员大会中,提出「新制造业计划」,矢言要在减税、平台提升、产业招商、完善服务等方面进行进1步的「克难攻坚」,而政府进驻是计划中的「创新举措」,透过政府的服务、协调、交流等以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报导指出,杭州市官方表示,数位经济成为杭州发展的「头号引擎」,而製造业却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拖油瓶,因此为了「迎头赶上」、「重焕活力」,杭州需要的是「破立并举」,要盘点老化工业区资源,升级传统制造业转型,培育重点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等。
而「新制造业计划」,就是要「打造更良好的制造业发展环境」。以吸引更多优秀企业,让本地企业更加壮大等。
网传消息,山西太原政府已在逐步接管私企财务。(网络截图)
无独有偶,美国律师、人权工作者韩连潮博士披露,在山西太原某区,当地政府已开始试点,派驻会计接管私企的财务。试点过后,就将在全区执行。
这些迹象或显示,由地方政府逐步控制私企,可能是全国性布局。
中共又要公私合营?
以上信息引发网民热议:“公私合营再上演。”“要国有化啦。”“所有领域都想进驻、占有。”
“成立党支部还不够?中共直接派人插手民企了。”“(民企)要完的节奏!”
“那就把《企业法》改成必须有政府派驻代表呀,一个屁就把宪法改了,改个《企业法》洒洒水啦。”
“公私合营”惨案
“公私合营”是中共建政之初,即1956年,针对民族资本家和私营个体劳动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运动;通过向私人企业派驻代表的方式逐步接管企业经营权后,再通过象征性赎买,以极低的价格强制抢夺了所有私企业主的财产,收归“国有”。
公私合营令很多传统企业、品牌消失,存活至今的品牌由当局持有,失去家族传承。有些企业因在早年(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或更早)已在香港开设分号(店),故得以传承至今,并出现广州和香港存有两个中文的相同品牌但属不同企业的局面(例如香港李众胜堂、陈李济药业、太平馆餐厅等)。
也有一些企业在中国共产党建政后或被强迫公私合营后撤离 大陆迁往香港,并成功生存至今,如潘高寿药厂、太和洞药厂、位元堂等。
也有不少企业在国有化后失去市场竞争力,最终被合并消失,如广州的李众胜堂(众胜药厂)。
阿波罗网孙瑞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