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大纪元神韵特别报导的子网页,跳入眼帘的是神韵三大艺术团的演出近况:《蒙特利尔首演爆满东方神韵照亮“北美小巴黎”》,《波城神韵晚会连满三场 名流云集 观众内心震撼》,《硅谷神韵压轴场再爆满 11场覆盖2.4万观众》。光这几行标题就让咱中国人无比自豪:在当今全球经济危机的凄风苦雨中能傲雪怒放的,也只有“寒风姿更翠”的神韵了。
曾做过近四千个演出剧评的美国著名百老汇音乐剧评论家Richard Connama评价神韵是“五星级演出”,这样的极品演出无疑会美名远扬,必定会场场爆满的。我相信神韵的滚雪球效应很快就会在2009年的全球巡演中展现,人们以观神韵为幸事,一票难求的局面很快就会在世界各地出现。
记得三年前当神韵成立后第一次在百老汇上演时,很多人收到广告信息但还是不知道神韵到底是什么。是音乐剧吗?不是,神韵不是只演一个故事,而是贯通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故事荟萃,神韵不但有世界一流的舞蹈、戏剧、音乐、演唱,还有妙趣横生、穿针引线的解说。看过演出的人都称赞神韵是全新的艺术形式,不但动态的天幕带给剧院观众意外的惊喜,中西合璧的现场乐队伴奏更是开创了音乐界的先河。
没有什么演出和神韵可以相比。人们也许喜欢某台百老汇演出,但没有哪个演出能这样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各族裔、各行业、各阶层、各年龄、各种人的喜欢,很多人对神韵的喜欢程度上升到由衷的热爱、感激和感恩,很多观众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有的连续买票看了11场,最后的评价是:“神韵是艺术的圣典”。
说到音乐剧,也许会想起《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台湾译为《真善美》),以及那脍炙人口的歌曲,如《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小白花》等。该剧在1959年连续演出 1443场,获得6座托尼奖,1963年改编成电影,获得5项奥斯卡金奖,1981年在伦敦西区剧院又上演了新版本,一度观众出席率达101%,1998年又在百老汇上演了半年。
我坚信《音乐之声》创下的记录很快就会被神韵所突破。过去两年我有幸观看了神韵在欧洲的演出,至今我的耳边还回响起里面的乐曲。那天我在办公室时随意哼唱,同事问我是什么,我才蓦然发现那是神韵《嫦娥奔月》里的旋律。古有“孔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美好感受,我想很多神韵观众也会有类似体验的。
这里说的还是神韵的伴奏音乐,神韵歌唱家的歌声更是令人终身难忘。当时我被感动得哭成了泪人,整个人被一种巨大的慈悲融化了,热泪滚滚而出。毫无疑问,这样震撼的演出场场爆满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