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政治人物不仅沉浮于宦海,也在绘画作品和新闻图片中载沉载浮、时隐时现。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物,既可以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也可能由于失势而从作品中消失。油画《开国大典》就经历了这样一个领袖人物被反复删改的过程。
刘少奇和高岗曾被删除
据美国之音报导,画家董希文1953年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描绘了1949年10月1号天安门广场的景象。画面中,毛泽东在发表讲话,他身后站立着其他主要的国家领导人。
然而1955年,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被揭露。有关部门要求作者对此画进行修改,将高岗去掉。“文革”开始后,国家主席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打倒。这时,上级又要求董希文将《开国大典》中的刘少奇删去。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了。1978年,有关部门决定让画家阎振铎,在靳尚谊等人复制的《开国大典》的基础上恢复董画的原貌,也就是,补上刘少奇和高岗二人。
老画家没有画过想画的作品
最近,在所谓的“新中国美术60周年”画展上,这幅恢复了原貌的复制品再次出现在中国美术馆。遗憾的是,董希文已于1973年过世。
那么,董希文本人对自己的作品被反复修改做何感想呢?董希文的学生阎振铎说,他没有听董教授讲过,可是有一句话令他感触很深。
阎振铎说:“他病重期间,有位同学去看他。当时他说了一句话,就是‘我这一生中啊,没有画一张自己想画的作品’。我觉得他这句话本身呢,这里面的含义就太多了,就说明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各方面的干扰。”